在产品营销初期,免费服务可以起到吸引客户注意的作用。但是什么样的服务才能真正留住客户,而不是让客户感觉可有可无、甚至大感上当不值呢?
陈春花老师说,不论服务是否免费,它的本质应该是独立的增值作用。而判断服务是否具有价值唯一的标准就是,用户是否愿意为此付费。
$ Y; \% w4 T5 b1 a没有增值的服务,即使免费也难以真正起到捆绑客户的作用。不仅如此,甚至可能招来企业成本增加、但是产品却沦为平庸的窘境。
8 K: M4 b/ D* I7 I% H8 _7 y文|陈春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
- g6 b0 t* g y' U/ n3 N- I, B; e- ]
我最喜欢的一个广告是瑞士手表的,其广告词是:“瑞士手表,世界各地维修站的人员正闲得无聊”。
3 `$ L3 |0 @! A( q$ K* f% Y0 o- j6 @反观国内,我们经常看到的广告是“我们的维修人员正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为您服务”。
$ Q8 {. X) n i( t" r, F
瑞士手表的价值由产品自身的品质来提供,我们的厂商却错把免费服务当作弥补产品不足的手段。
2 v6 U' Y$ S: z4 o# a( _, x在客户不需要的地方花的每一分钱最后仍要客户买单,当你正幻想你的免费服务招徕更多客户时,你的客户已经在准备离你而去——你浪费的资源使得他们支付了本不用支付的高价。
9 F e- O% H! o! | ^不要一厢情愿地提供免费服务( r% T" E6 ^! H# H, d/ _
错把服务当做! n' P- y) w9 x& p
弥补产品不足的手段
$ x8 \6 j( p( l% H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0 X. F4 x1 R4 e& n- g- A) X
有一家普普通通的机械制造公司,下面有两个事业部,产品分别是小型包装机和小型食品机。
% D5 j+ H v, v4 v7 I" m
和其他珠三角民营企业的成功经验一样,它的产品以低价和快速的模仿创新占据了低端市场。
3 Y0 w' @4 o" B& g/ u* L
客户一方面极为欢迎这些物美价廉的产品,一方面又对不稳定的质量怨声载道。
7 h/ O# V6 i, s! m( C" W9 h7 J5 Y
为了安抚这些受伤的客户,他们建立了庞大的售后服务网络,每年的利润都会有好大一部分重新回到客户那里。
2 Z7 t3 L+ ?5 S5 \' _ z' m于是销售额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利润率却直线下滑,更要命的是,客户并不买账,他们依然怨声载道,依然一有机会就选择更优质的进口产品。
; ~; o, j6 P& O' a7 B- p# j
% P1 L/ _! Z2 q) u g9 e" M痛苦的老板开始寻求咨询顾问的帮助。
4 o! v# z* u0 ^' x" D {& w
顾问问了一个问题:“你的服务收费吗?”
老板瞪大了眼睛说:“当然不收!”
顾问告诉他:“那就开始收费吧!”
1 `4 d( t: G7 u" b, {
老板的眼睛瞪得有刚才的两个大,寻思要不要把这个顾问赶出去。
0 r; e$ g( V6 w6 N3 U2 `- i7 q
不过最后他决定试一试。
4 g/ u$ C$ ]6 X; Z/ J
当售后服务部门被迫要向客户收钱时,他们发现仅凭维修机器根本不可能对得起这个价格。同时他们也发现自己原来还可以为客户做更多的事:
9 T R" Q8 g1 x1 ^
帮助客户培训维护人员,从而减少生产停机时间;
帮助客户改善工艺,从而挖掘设备潜能;
帮助客户设计配套方案,从而实现总成本最低。
4 o( r+ _2 |1 f1 {5 l
直到有一天,售后服务部门突然发现,两个事业部的两类产品竟然分别销售给同一个客户,而售后服务部门完全有能力把这两类产品与一些外部产品加以组合,从而提供给客户一套完整的产品线解决方案。
/ e( u+ @" g- k而客户愿意为这样的方案支付的价钱几乎是设备款的25%。
- r1 T3 F; l% w" D: `: D* I) N
一年后,这家企业又一次实现了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同步增长,同时客户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 v# V: Y# u$ \1 K. h0 F k
新利润来源于公司的售后服务部门,这个部门不但实现了服务收费,而且当年这个部门实现的设备销售额占到了整个公司的15%。
% ]) r1 O" j5 _对了,这个部门已经不再叫售后服务部了,而改名为客户增值服务部。
, q4 K+ z. k! T4 }2 x# m* x% z
服务应创造独立的价值
客户愿意付钱的服务
) x1 ]5 N3 M$ J& I
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 S) Y$ y2 `! _9 B, M2 S- s* A
表面看起来匪夷所思,里边的道理却出奇的简单:客户愿意付钱的服务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x+ I. P% D6 z J
换言之,凡是无法为企业带来利润的服务,就无法保证为客户创造价值,当然,也就不能指望客户会真正满意。
& q, J' k1 P2 [' K& u# G
有些企业在意识到客户不满的同时,会高举起服务的大旗,却忽略了产品才是战略的中心,错把服务当作弥补产品不足的手段,错把客户服务等同于客户满意。
+ h a; B' c# j- f" M {5 Y殊不知服务与产品之间不是相互提升价值的关系,而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不是互补关系,而是平行关系。
& F$ T& Q1 x5 f0 b+ s) Z
产品的价值须由产品自己来决定,服务的价值须由服务自己来决定。服务带来的应该是一个增值的部分,如果没有增值,服务就没有意义。
5 h3 ]3 O6 }0 L" F! i
收费服务能有效驱使企业
设计有价值的服务
提升竞争力
z- I, ]- h4 G2 U" N7 P5 w0 m1 ~
两位著名学者B.Joseph PineⅡ和James H.Gilmore在世纪之交,借一本书指出了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的来临。体验经济时代,服务本身成为关键性的增值部分。
- {% J D7 h' J; W2 ?& V/ @书中把迪斯尼列为体验经济的先驱和典范。
4 Z, C* V8 k' }. Y% Z但同样是米老鼠、唐老鸭,迪斯尼乐园在全球长盛不衰,而迪斯尼连锁零售店却表现平平,这是为什么?
# G" ^/ }/ x' G3 B$ L6 V
迪斯尼乐园收取了高额门票,就不得不创造出独特、丰富的体验项目,用心去描绘、激发每个人心里潜藏的梦想。
2 e! F U( o* s. o E% k
在迪斯尼乐园,每一位员工都被称为“演员”,米老鼠、唐老鸭就是表演的道具,员工的任务就是利用这些道具“制造欢乐”,而管理阶层的任务就是“分配角色”。
+ i: C6 I# L# \% F
新员工到迪斯尼乐园上班的第一天,并不会被告知“你的工作是保持这条大道的清洁”,而是“你的工作就是创造欢乐”。
2 z u4 S0 _ i" _0 o$ P: c6 f
迪斯尼乐园利用服务创造出了独特价值:“制造梦想,激发快乐”。
: Y! Y$ D5 q7 `9 k% L6 W% r2004年全球10个游客最多的主题公园,迪斯尼占8席。
" s" u% D8 d1 X% g" V而在迪斯尼乐园之外的连锁零售店,却与其他商店没有区别,令人失望。这正是因为迪斯尼零售店没有收门票,所以也不费心设计有价值的服务。
: m. _, B$ u8 N, y, M* s$ m! [米老鼠还是米老鼠、唐老鸭还是唐老鸭,产品没变,服务却没带来增值,迪斯尼零售店从来都是个平庸的竞争者。
3 t$ Q- U/ R7 o+ A0 ]5 `至此,我再次强调:服务带来的应该是增值,没有增值,服务就没有意义。
! P) h4 n' I+ g. I& K作者:陈春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
8 A* ^: R2 i6 ~# y0 p7 T8 V0 O# F&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