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3-13 10: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QMS知识第十一篇ISO9001:2000标准7内容讲解
7 产品实现
. R- z, I+ G8 {- p. e2 Q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I `1 [1 N2 m
. A x: }& v4 f, v4 j
组织应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见4.1)。
$ `0 \% T# L. ^ l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
$ Q6 K0 j5 I/ Ja)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 [* u, f8 q5 z0 }1 L% Xb) 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 c- `* L# p1 l' a' }* N: _c)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 X6 X) [) Z& K# P& @) y9 x3 sd) 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 k' O4 l& v9 b$ u1 s* p) H& Z3 Z策划的输出形式应适于组织的运作方式。
9 }9 H. B" u* f }+ S i: |. O+ }
注: }$ l, O9 C9 ]
1:对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可称之为质量计划。
9 i: x, j; i; H 2:组织也可将7.3的要求应用于产品实现过程的开发。
3 ^" h/ Z: C% b 一,理解要点:
, @! w$ x( t4 b3 C4 F/ w① 组织应策划并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包括生产和安装过程或服务提供过程。一般可以利用流程图来描述产品实现过程。 1 i* i. F4 t) c! y# f
② 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即与管理活动过程、资源提供过程、监视和测量过程以及外包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是指对组织提供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的实现过程的策划,是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4.2)的一部分
4 Y( w9 j* \& p& @" h③ 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 ^3 G V1 z- }+ I1 c0 g( I
a) 应确定每一种产品(或项目、业务)的质量目标和要求,产品要求包括对功能的、性能的、材质的、工艺的、安装的、服务的、包装的、交付的、行为的、语言的、感受的、物理的、社会的等等方面的质量特性的要求。产品的质量目标应是针对这些产品要求而制订的目标。 " S$ `/ X# W! H" m# ]
b) 应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D8 _% ^) e6 j5 \9 O x
一是确定产品实现的一线生产过程(即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流程或工序(可以用流程图来描述),确保一线生产过程按规定的方法和活动顺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同时确定二线支持过程,包括营销过程、信息的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财务有关的活动,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后勤服务的保持等过程;
- {3 M) f% N& {& o! \% ?. X二是确定产品实现所需要的文件,如规范、图样、检验规程、试验程序、工作程序、作业指导书、质量计划、操作卡或操作规程等,这类文件中应包含纯技术行的细节,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的准则、需符合的规范和技艺评定准则,应使用最清楚实用的方法通过文字标准、图片、图表或样品来规定技艺评定准则;
2 ?8 {! |* Z4 x三是确定产品实现所需要的资源,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辅助材料和公用设施(如生产用的水、压缩空气、电源、化学品等),制造设备,检验、试验和检查设备,仪器、仪表和计算机软件,人力资源和人员的专业技能、必需的资格、经验和培训水平,以及工作环境,等。
& z1 X2 G7 S( g" n# I- {$ ^c) 标准要求:组织应确定产品实现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G$ F, @% q* A6 o7 H" N1 a
关于产品实现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应包括对进货的检验或验证、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和对产品特性的监视和测量。& X( V# k( n6 N9 Z* Z* F8 X
——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在产品实现过程,可能包括验收进入工序的材料或物品,接收承包方的服务,以及在工序中确定材料和物品的特性。一般来说,进入产品实现过程前,承包方应是合格的,所有的材料和零件均应通过检验和试验,均应符合规定要求。这应在采购过程进行控制。(详见7.4)
) w: W9 n% }" C: G; L% s! |; e——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应在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验证和监视。这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产品,包括服务。它能及早识别不合格并及时处置不合格品。产品验证的位置和频次取决于生产期间产品特性的重要性和验证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应尽可能在形成产品特性的生产工位进行验证。(详见8.23.)8 o# s; \, L" q5 z* k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主要是对最终产品的特性进行的监视和测量。对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应包括产品的全部质量特性(详见8.2.4)
3 ~: y% c- j9 d$ i! l" E% [+ k: \8 p: N此外,对所有设备,包括固定机器、夹具、工装、工具、样板、模具和测量器具等,在使用前均应验证其准确度。设备在两次使用间应合理存放和防护并进行定期验证和再校准,以确保有关的准确度。应特别注意在产品实现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维护。: k/ v6 H! U8 M9 c' Z# c& B
关于产品接收准则,应包括三个内容:一是评价项目,二是抽样方法,三是验收标准。虽然不同的产品的评价项目和验收标准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抽样方法却不外乎是100%检验、批次抽样和连续抽样等几种方法。
, i* W2 _- I0 @5 o p! @d)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r" ~7 n- \" x* m/ M) q( H" J
组织应根据产品实现过程及其产品的特点,确定并建立证实产品实现过程运行有效、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记录,作为证实产品实现过程及产品满足要求的证据,同时要确保记录的充分性;
: |8 l& H. Y$ t8 F! O④ 策划的输出形式应适合于组织的运作方式。
5 n/ o: a) I, ~- N5 k& wISO9001没有对产品实现的策划统一规定其输出形式,只在本条的注1中提出了质量计划的概念:“对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可称之为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质量策划的输出形式之一,组织可以以ISO10005:1995《质量管理 质量计划指南》为指南,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质量计划。也可采用其他的文件形式作为产品实现的策划的输出,例如:程序、作业指导书、规范、样品、样件、质量计划等等。
6 {, K R8 g: ]# V2 n⑤ 组织也可将条款7.3的要求应用于产品实现过程的开发。(详见7.3节)
# y5 C3 ?6 z0 n: J二,实施与审核要点:; x6 u9 h% x" o0 @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及其策划结果方面的证据;
4 }' i* \' |3 k0 T9 U6 Z' l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质量计划》、《生产流程图》或《服务流程图》、《检验报告》、《产品接收准则》、《质量日报表》之类的文件或记录以及产品实现过程的每一项活动所必要的(对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来说更是千差万别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 O3 N3 X. @& j9 i7 c( m5 N三,术语和定义:
5 [' P' @& E2 U ——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见ISO9000第3.8.2条)7 p1 p& t0 @6 T7 g* U B, U, ^
——试验: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见ISO9000第3.8.3条)
7 B+ N: i* U% q* l8 U: H6 Y5 p9 u——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见ISO9000第3.8.4条)。
7 }# x, B5 y2 v* |& D2 z6 O6 e9 k——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的认定。(见ISO9000第3.8.5条)
% K7 M* F6 \, t9 [. _1 f6 g$ g——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见ISO9000第3.7.5条)$ t; U! m( @# }* |& \( s
——项目:由一组有起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v1 L$ Y# f/ _# P& k
该过程要达到符合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在内的规定要求的目标。(见ISO9000第3.4.3条)3 z- ]7 x7 A [) _2 U5 c
——质量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0 k: _9 m- n# p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 c5 u4 T4 @9 t6 L% [7.2.1
7 g- b5 @+ T6 ~5 q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8 N L9 g+ J4 I& y% m' G& c9 @组织应确定:
# C% ?: @6 w" Ia)
9 }2 e8 c# B& F3 R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Z) J4 `, l, N ^4 h+ J
b)
5 N: S' U) b6 J9 I( y+ L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L' ?* A: c6 f6 s2 [. I
c)% u) b& A4 g" {' L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 Y f E( I- g2 X; qd)
& V; Y. t8 ?8 r" E! y/ e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 G' V+ i$ M: m" w( W一,理解要点:
# F @' W) o! o. p% x组织只有充分了解与产品有关的全部要求后,才能向顾客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实现增强顾客满意的目的。 ①
* M: I* @. W, z组织应在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标书、合同或订单中确定顾客规定的要求或组织对产品所规定的要求,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名称、规格、型号、质量、数量等,还应包括产品或服务的交付时间、交付地点,以及交付后的活动(即售后服务)的规定。
8 C3 \2 c/ f5 i8 M- Y②
q& Y1 j* P7 G组织应确定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比如可用性、可信性、可维修性以及安全和健康方面的要求,等。
8 n5 y K, ]0 M) G③9 z6 \, d% v) g! j" }% O* [
组织应确定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比如通用的《产品质量法》的要求和不同的部门法规的要求。 % z' _6 g5 O4 M9 ^) U; A1 d
④
! P4 d6 w5 j, k) Y5 d0 C组织应确定其他附加要求,比如部门法规所允许的组织规定的实施部门法规的细则的要求,或者是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之外的组织自己制订的标准的要求。& q, z9 C* e! b T# w& G" O, \
投标书、合同、订单、市场调研报告、产品或业务开发报告、产品的标准或来源于顾客的相关信息及与本组织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等相关资料和证据 7.2.2
% e4 D( i" W1 }( d. }+ C$ J2 z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2 ^$ Z3 G; ^' C' D; S' g
组织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并应确保:4 u8 M/ N4 n8 |9 D6 H1 E5 y
a)
3 l" ^7 ?+ ^* J, P( O2 \/ p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 W0 q! D( j% ?) D
b)+ W1 f4 k$ n: _8 J$ {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 }3 n) o" x/ Q* }
c)2 W7 d5 H" d; ]: \+ T
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 v3 Z6 j8 \/ `, N' _+ [" r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 q# X2 J- F8 \/ q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收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8 c) [" |# _) K9 s8 w
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
+ v2 h: e" M0 ^& g9 R( C 注:在某些情况中,如网上销售,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而代之对有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内容等进行评审。# m) b6 i1 e3 }2 p3 J0 a
一,理解要点:
3 \0 }% K) B3 f/ n' B% [, ~2 r①' z ^" q* V$ x% x5 {* e2 u* g! C
组织应对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标书、合同或订单进行评审。在某些情况中,如网上销售,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可以代之以对组织发布的有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内容等进行评审,或对需要向顾客公开办事制度的公文进行评审。 4 b9 @( ~# J# N' R( c t/ P8 R
②4 _* |( k; ]8 D- u) L2 g, F8 p
上述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承诺之前进行,即在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收合同或订单的更改之前进行评审,或在发布有关的产品信息之前进行评审。
) E K" j7 L( p7 K6 f6 U
. p9 {! L* q$ F& O③
1 k8 e/ s. P& p' B$ |这种评审应确保: + ~$ d5 F5 x }) u( Y+ @
a) 顾客对产品的要求或组织对产品所规定的要求在标书、合同或订单中,或在组织对外发布的产品信息中得到规定。
( W& B: m5 M! X9 m! F# A0 Z# rb) 与以前洽谈合同或订单的时候表述不一致的要求已经在合同或订单中重新表述,双方已经获得共识,不再有歧义。 ) w6 b0 A" B$ b
c) 组织有能力满足标书、合同或订单中规定的要求。
% N3 P! W& F/ D: I& I2 \组织应保持对产品要求进行评审的结果及评审所引发的措施的记录,评
) N9 \- s( y$ v1 p7 _! L c审所引发的措施一般是重新制作标书,重新洽谈合同,或重新修改公文,等。& D) C. u. G" ^. m9 n @
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也就是说,顾客与组织的合同是一个6 Z) a8 U/ s3 B5 T/ ~: v( i
口头合同,那么,组织在接收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这种确认应该是双向确定的。
4 M8 I+ I+ d1 ?6 y0 Y1 {( [; _ {, u⑥0 L$ q1 t0 x) F/ F
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包括标书、合同或订单)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包括营销人员、生产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 j. G/ u1 J% b3 |1 N6 ~
二,实施与审核要点:
' x4 `# e# p: F1.规定产品要求的文件或其他信息
- M @" |( m: h" [- Z; M- j# o2.组织有能力满足产品要求的证据; ^' f+ F' L' }& j" J/ T' c0 s' a
3.产品要求的评审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
, D& r: Y* t, u' |4.证实由于产品要求的变更而引起的相关文件得到更改和相关人员知晓的证据; B; X1 \* _- } l' R
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标书、合同评审表》或《顾客要求评审表》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2 E, Y, O. F. p
三,术语和定义+ ]& M4 A$ K1 @! u
——能力: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见ISO9000第3.1.5条)
0 P/ N) S" q4 ^* q* r$ t& Q8 R注:ISO3534-2中确定了统计领域中过程能力术语。
& ~8 }8 V, \, P9 t [7.2.39 K7 f- E6 u, F6 f! |; n$ U( g9 U7 G
顾客沟通3 |0 U( x1 Y& e) ]% F) j( F$ f' r" c8 n
组织应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8 C; C2 t# O8 \- v$ H: x
a)
& c2 X. Y# Y5 z( E产品信息;
+ ^% P, r$ B' Vb)9 y8 N# z* ?& |, b) X
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的修改;
6 o" R. o( ]9 m- X8 t! Wc)
H* s) a% ^9 `0 N% c+ z" j* p9 }/ Q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W, ^% e9 `& \9 F, l! X1 J
组织应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注:实施这要求的关键是做到“有效安排”四字):
; P' Q1 V& e4 z9 Q. Na) 应有效地让顾客了解组织的产品信息。
1 L- }5 E l5 o( a! D- X sb) 应有效地答复顾客的问询(包括如何接听顾客的电话,处理顾客的来信,回复顾客的电子邮件),处理合同或订单的问题,包括与顾客共同修改合同或订单的内容。
3 H, d+ ^# ^. | [# _0 p: Oc) 应重视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顾客反馈,包括顾客对组织的表扬、批评的意见或对组织的建设性意见,而重点应该有效地处理好顾客对组织的抱怨。
+ O2 B. Z8 N# F* {1 h6 { A4 b组织应针对以上三个方面,实施适宜且有效的方式与顾客进行沟通,使组织能准确地了解顾客要求及顾客的满意程度,并针对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二,实施与审核要点:
/ x2 r E4 _3 t. R1.与顾客沟通方面的规定及相应沟通证据(如产品宣传;合同前、中、后及更改过程中的沟通;处理顾客的意见、投诉等) 2.针对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的有关证据 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接听电话登记簿》、《顾客投诉处理报告》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7.3 设计和开发
C7 u4 g* i0 b+ z注:若组织需要设计和开发新的产品或新的服务项目、业务项目,应按本节所规定的要求进行管理。但是,本节所规定的要求是可以删减的。凡是没有设计和开发要求的组织,包括按照ISO9002:1994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在应用本标准的时候,都可以考虑删减本节所规定的全部要求。 7.3.1
7 E( _6 y* @3 f+ M3 {% Q- N; a8 f+ a设计和开发策划 组织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 b! q% ^$ T# B0 C' f
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组织应确定:2 l: C9 q; d" `' C& @* ^
a)
q! y5 r' T9 Z/ B6 r$ F; t9 [设计和开发阶段;: V' G4 V& K. a4 w: ^% i
b)
& S1 K" M, a+ U3 R' P0 e+ [: u适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E. F! N& y* G/ E# C+ M* }% W: A: Z
c)
! `+ V# j0 @+ y7 [; ^# F$ \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
' U/ k, g7 N8 N; V0 e. H 组织应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实施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9 y% ]( A% \# _9 Z" N6 t7 Z* k7 \
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应予以更新。! V! E% `$ t# T* R! n
设计和开发是一组织过程,其输入是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要求,其输出是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 设计和开发的对象可以产品、过程或体系,因其对象不同,设计和开发的性质也不相同,可以是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工艺的设计和开发、过程的设计和开发或体系的设计和开发。 ①4 @' E" X. H9 o1 u1 u) d
组织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立项策划,以便于对设计和开发进行控制。
$ [% u0 g* `% @- W$ v, O6 l3 D$ J0 c②6 h9 B8 M6 k3 X3 o
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立项策划时,
n: V. [$ `8 [; s, B# m. {8 f% Ya) 组织应确定设计和开发应该包括哪些阶段。一般应包括输入、输出、评审、验证和确认阶段;1 ^" t6 x2 O3 R& m
b) 组织应确定在每一个设计和开发阶段需要进行的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包括评审、验证和确认的时机、参与人员以及评审、验证和确认的要求。, ~; \5 g( R- G4 k
根据7.3.2的要求,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应该进行评审;根据7.3.3和7.3.5的要求,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该进行验证;根据7.3.4的要求,在适宜的阶段应该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根据7.3.6的要求,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应该完成对设计和开发的确认。
J. K. S z$ w) i# i8 H; ^c) 组织应确定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人员或不同小组的职责和权限。
) H; R* ^" N, B/ @/ p/ h& @2 S; M③
/ a0 w9 C8 V+ P u0 L q5 ^- V组织应对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以确保小组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
; F. N5 ^7 E" B7 D' a④
: \4 K1 E5 g7 y- D9 ~6 S' E. W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当设计和开发的要求发生更改,或者有其他情况的变化时,对设计和开发的策划应予以更新。 P- D" Z2 n B. D3 x1 m# u
⑤7 F$ g* N( M; c9 }) f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是产品实现策划(7.1)的一部分。
% m# ?6 R8 w. _6 F- C二,实施与审核要点:
) g& j g4 h- {! `$ Y三,术语和定义:, U5 u2 i" O. u( w4 p6 }' C& O
——设计和开发:将要求转换为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 X D3 Q1 k7 X& E
注1:术语“设计”和“开发”有时是同义的,有时用于规定整个设计和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 f" T" A4 Q3 D# U7 L/ t
注2:设计和开发的性质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设计和开发或过程设计和开发)。
- Q- N0 {& I r6 }6 q" q0 n" [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 Q3 k0 l' [( u M; I
应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记录(见4.2.4)。这些输入应包括:: |; x6 S/ b0 q& s- r; ^# n
a)
6 q+ w0 l( J' A6 z. c" x" h! ?功能和性能要求;
8 ~3 g# F9 O$ c4 kb)$ P7 J9 K' F2 [4 p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 ]' b: E8 B
c)
+ \. L: h3 m2 k. G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
& y4 Q4 R* S+ |$ T) h* Id)0 e" ~5 V5 B+ V7 C! }
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
& Y7 O8 y& G. U( E1 W3 _# \应对这些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性与适宜性。要求应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
: v. V3 W3 {, C: V# z2 E6 H; Q" y一,理解要点:8 j( s2 h4 X0 {4 j. d4 u9 r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输入是实施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 s) b# b7 k! j* c$ A; y! r①组织应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记录。设计和开发的输入一般有两方面的记录: $ l7 E4 K: O) z/ n2 v5 e; Y: k
一是来自设计者外部和立项前的设计输入,如:
) N1 ?2 o. q; j5 m% N8 O——《建议书》; 1 |+ z9 \( f! X* t% `" g
——《可行性分析报告》; - m. Z3 N1 f4 Y1 c' ~4 D, _1 ?0 M( {
——合同要求;
% I( V$ y- K Q f1 A——法律法规要求,等。
# P' {* B: E! \- v1 B0 W二是设计者当前的初步构想,包括如下两种设计和开发的说明文件:
' X* q) r4 l9 ?9 ~——《产品要求说明书》; ; A8 d: g0 C7 r( Q' R+ l4 g- U
——《产品规范说明书》。 3 ?( M' s! H* ~5 S
②4 f" L4 h6 p$ U# U7 q
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应包括:4 O& o: J/ P1 `8 k3 Y
a) 对所设计和开发的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要求。一般在产品要求说明书中阐明;* Y, T% K9 U- Q* h' H: T
b) 产品所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一般在产品规范说明书中说明;
' _$ m- j8 f& p; pc) 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
* C2 B a6 R* t' V8 od) 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比如先进性或独创性的要求。& m7 U1 P8 F+ A0 x: T; K- S
③
/ M' E, P( p& x4 f2 t3 S8 H2 c应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以确保输入是充分与适宜的。
: M5 g* t8 o; o! P0 Y④1 _7 D+ r ? p
在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评审时,应对所设计和开发的产品的要求的完整性
( x# |0 B. ?6 J0 y" x8 n1 R、清楚性进行评审,特别注意产品要求不能自相矛盾。若有不完整的、不清楚的、矛盾的要求,应与设计和开发人员一起澄清和妥善处理。, L- C& e1 K" Y" Z4 @; _9 ?
二,实施与审核要点:7 y* s6 @$ i, f
1.确定的与产品要求有关的全部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记录 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建议书》、《可行性分析报告》、《产品要求说明书》、《产品规范说明书》、《设计和开发输入文件评审表》等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 Y% Y" l1 h N' G$ E" h( p7.3.3& p+ u) X9 F& f+ @
设计和开发输出
2 Q( C$ b5 W' ^, l3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 并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
) o+ r' s6 T7 _- O; s$ ~. l设计和开发输出应:
# j2 @% s' q" Ga)
8 I* S! C: H9 i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
# R7 s8 p/ \8 g& c6 i1 _3 |b)
7 ~, t W$ U# ^7 W f- |8 ~2 R3 n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
! m+ D$ ~! L. ]8 S) \$ Oc)
' ] k1 S8 e# R% G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
& G8 K" K6 ]' b. a- Bd)( c: p, X S3 p9 q& y3 ?8 r
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 p/ {. p* ~# G% \ y$ [4 f
一,理解要点:
, t" ^4 V9 `$ f①: ~/ B9 j# M0 J' `1 Q
在整个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设计者的目标就是把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设计和开发说明文件的要求)转化为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即转化为 * T- W1 ?4 S/ C E; q; D% S
——《图样或样品及其说明书》; : K& \$ |8 G [; x! U
——《产品规范书》(包括工艺规范和材料规范)或《服务规范书》; , N, |$ @( t6 V
——《生产指导书》或《服务指导书》,等。
+ [& m) z6 S: T I7 a0 _& ?由于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必须进行验证,所以,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必须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 {! l$ b+ v; [+ x
②
: q( h7 d0 M% p$ D" q' k, ~3 b, ^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 W8 ?' q5 O9 T7 x
③
) f/ w/ H& q8 b8 J应满足对设计和开发输出的内容的要求,包括:
( r$ ]2 y1 y! O2 ]8 Ua)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为此,应要求《产品规范书》或《服务规范书》应以能够对照设计和开发的说明文件的便于验证的形式来表述。
* t4 ]7 f- G0 ~0 Db)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能够给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提供适当的信息。一般是在《生产指导书》或《服务指导书》中给出上述信息,包括用料规定、工序策划(附生产流程图)、场地要求、设备要求、环境要求、技术要求、工艺要求、服务规范、用工需求、工时设计以及搬运、贮存、包装、防护等要求。, p+ s; Y7 p7 }* L7 S7 Q: f1 g- P" F7 t
c)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即验收标准)。一般也是在《生产指导书》或《服务指导书》中规定。$ m' f" b* Z9 v) d1 o \- a) T- C
d)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一般是在《产品规范书》中说明。
8 d+ M! ]) R+ H" A2 A二,实施与审核要点:
2 D- U; R9 {+ q* Y2 Y v设计和开发的输出结果及相应的批准证据,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图样或样品及其说明书》、《产品规范书》或《服务规范书》、《生产指导书》或《服务指导书》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7.3.4设计和开发评审0 v2 N- ]9 W: i% N
在适宜的阶段,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9 `) q* M1 c7 y' z/ F
a)
- Y1 b8 ^, I0 Q/ u8 o0 Z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R7 L( b4 X h, _/ K h' n
b)
$ L2 x @) Z/ U& t' z9 V3 W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 r! b6 x* s% }& t7 k& A5 H1 x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所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的代表。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T, G% R$ C2 ~
一,理解要点:9 s' L& y6 m( C/ z3 [& w5 u+ e% b
①" t7 I' m. `0 Z! ~2 B# Y2 c
在适宜的阶段,组织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可以就如下问题进行评审:' b8 H2 z( Z! n7 G/ f6 e+ o0 G
——应该选择的材料和设备可以办到吗?
. q7 g. Y% C: P: c9 M/ r6 j5 V——产品设计和生产能力相符吗?4 {4 b1 Y M! T3 j* g% i
——材料和零部件具有适宜的相容性吗?
3 a {/ b/ e* \" B' K8 L) o——设计满足所有预期的环境变化吗?
7 V% F' B4 b. U6 G4 d3 q- h6 }1 l: ?——实施设计的计划(如采购、生产、检验)在技术上可行吗?& H7 I! c0 p8 z# w+ }
——生产指导书可行吗?等等。 O. ?! J& I& h( X/ m; C3 `' p# c
② P1 K8 e7 V v9 |. g$ W" e
评审时应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N. t; z: ?* K8 v: G& e. E
③
- s" x4 ~$ W g评审时应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0 e# S* W: L W) J1 [④) Q/ E' o3 s) g1 X
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的代表。
$ N8 T( h8 i9 l" F应保持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5 m9 r( W0 T' L" L2 ^' F0 ^
二,实施与审核要点:0 V; Y2 O4 U: I, v2 F" |/ k
设计和开发各阶段实施设计和开发评审的结果及所采取措施的记录 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设计和开发评审表》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4 {% Z% r4 L, H; A7.3.5
& q+ q# i1 B+ f" @+ V% B设计和开发验证
4 m/ z( P5 g8 k9 `2 R* o+ ]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z" q0 s# W! i( s( Y
一,理解要点:* G. A# e3 D8 P4 ~; `
①
& K8 g2 @7 F) [- v当设计和开发的输出经批准放行以后,组织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出进行验证,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 v( \! V7 E# x: D/ w设计和开发验证的方法可以是:
# g. ^0 B; T7 Q3 Z——鉴定试验和证实的方法。鉴定试验和证实应在与实际试验的情况相似的条件下进行,用于鉴定试验和证实的样品应是在预期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 - Y! d$ S' H& w- I, x+ V
——验算的方法。用此方法时,应对验算方法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0 C6 m0 N& p/ l——把新设计与已经证实的类似设计作比较的方法。用此方法时,应对已证实的设计的新的应用情况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3 v% Y% }+ q6 e* u9 G- f. a8 E
——以验证为目的的评审的方法。
* o4 d( F) x: t4 R4 m# X- }3 |以硬件产品为例,以验证为目的的评审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1 O7 T2 y) ?, V! Q
设计满足了产品、过程或服务的所有规定要求吗?
: c, J( Q6 m+ A7 B! j) M4 W产品设计与加工能力相符吗? V& J6 B& }, z8 T( o
考虑安全因素了吗?
2 d# W7 |4 m- C5 U C: T% X设计是否满足了功能要求和运行要求,即满足了性能和可信性目标+ O( r/ p- \. c6 \% L
了吗? / d k# V5 Q+ ?$ I
已经选择了适当材料或设备了吗?
% _+ F% z- x6 y4 r7 W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务要是具有适宜的相容性吗?
) b; B7 L5 j1 c, _! e7 x设计满足所有预期的环境和载负条件吗? ! W! |3 u' J. v+ F
零部件或服务要素化了吗?具有互换性、维修性和替换性了吗?
1 l! i5 @/ y2 _) J7 `5 y实施设计的计划(如采购、生产、安装、检验和试验)在技术行吗?
1 W+ F4 k+ ?, p; O能始终满足容差要求吗?
5 g& p4 L! h5 A: c$ _用于设计计算、建模或分析的计算机软件(包括其配置控制)已被
8 X1 x/ W0 m4 C( A确认、授权和验证了吗?
8 [0 U3 Z ^5 V3 t( G; h2 W8 M该软件的输入和输出已被适当验证和软件化了吗? : k+ L* K+ C2 A; n7 r6 z4 l; I" Y
在设计过程中所的假设有根据吗?
4 o, y5 ?0 X" Y [+ l' p②: s+ [+ F2 A( V3 q3 V1 h6 n& F
组织应保持设计和开发验证的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必要措施包括要求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出进行更改。
: F( Z2 J5 {9 Q0 q5 J二,实施与审核要点:
1 f' {( D7 J8 R7 a: @- ?9 y7 ]设计和开发各阶段实施设计和开发验证的结果及采取的措施的记录 7.3.6+ T6 ~; c4 m3 G! {4 c
设计和开发确认0 |. n$ _9 m4 W+ v1 j
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只要可行,确认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d/ n4 j$ S4 S d3 K- }: G
一,理解要点:- o" o/ o/ T' x6 y8 I+ K: l- s- C
①
% G+ u& i K5 z% O7 G1 q: H" ^组织应对于经验证的设计和开发的最终的输出进行确认,目的是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为此,设计和开发的确认应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进行。使用条件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模拟的。
1 W' g) Y6 [. E9 n6 a②
: C8 }, e; ^3 h1 B/ L) ^5 ~ x只要可行,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出的确认应在产品交付或服务实施之前完成。确认完成之后,即可以正式投产或正式提供服务。
0 O: j9 s1 m4 w' @6 l$ P5 N组织应保持对设计和开发输出的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g% e) k, Z+ S) i3 S
- D4 n( u/ J- B( @- @( h7 I' T
6 Q: j' ~4 C: n1 ?, ^
! E3 u b6 O- E
" G- k- `9 I* A6 k目的. G2 Q" K" S, j! A0 N. k9 V3 b* k2 {
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3 m, X. W. \( s; L6 u* P9 P8 |
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 S2 [' Y; k5 Q+ U% s" D$ P
证实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 力,识别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要求5 E. n# Q' _- ?& N
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 对象
6 I5 W! E' |" x各阶段的设计结果
2 `8 ]6 X- u' H6 k- D, S) D1 @- w p设计输出(如文件、图纸、样
7 |! Q5 y& _4 L5 z% I7 u2 K通常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样品
) m" ]0 o7 B3 }' o
* p5 T8 u" X* f, p0 }+ S- I本等)
时机' p# M0 a; o- ^# {. H
在设计适当阶段
% M/ F- `: y e" K当形成设计输出时
2 F2 A: R, H) B, l% K- }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生 , \1 V8 n0 b) C! b
产和服务实施之前
1 c8 f J3 ~5 P, k6 l% T! T 方式
- v1 R8 b" [3 Z6 H会议/文件传阅等 8 t7 w% x5 q' y) x2 A N
计算、试验、对比、文件发布$ h3 j: \/ b, |2 c; `- t# l. n
试用、模拟等
! g! O' ^& D( `( ^0 ^; H" [前
参与0 U9 k7 j# g' D9 Z+ I! q+ H+ f
与该设计阶段有关的职能的
; K. }- A: f2 b* Q$ C8 t) ~1 m, O通常由实施设计活动的人员- {, V$ T) I0 L" S
通常需要顾客或能代表顾客的 人员0 {: H3 K. j- U
代表5 E" r4 o' y1 i6 {* [
7 B2 J. R/ V' y7 f9 l人员
`+ Z* \. O0 x P8 P8 j* M+ M. p7 N# P% d
二,实施与审核要点:/ `7 H7 i( r- G5 r* C
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设计和开发确认表》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 U7 g0 h4 _9 w* ^$ u
7.3.7( [$ W4 x7 L9 }+ N, a8 \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t) r O' K _2 K8 x
应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在适当时,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 x$ k3 Y$ F) W) c& y- c& J更改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 M. }4 t. `1 _1 r一,理解要点:
* s: P( r- g( J& T$ g0 c设计和开发更改包括对已输出的设计产品(如已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图纸)的更改,也包括设计和开发各阶段输出的设计产品(如对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方案等)的更改。 组织应识别在何种情况下进行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 $ P' o* w1 g4 v x0 t
下述原因都有可能引起设计和开发的更改: + i6 ?0 f" k5 M# P
——在后续阶段发现了设计和开发阶段的疏忽或错误(例如材料选择错误); |+ w& P. L: q0 f
——在设计和开发确认之后发现难以生产或难以提供服务;
4 e, o0 b- d' O% L——需方要求更改;
: B! r+ o! e7 ?——供方要求更改; 0 t' i! {7 B3 s# y* k; A# [* `9 ?
——需要改进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 k' f3 z) I5 h6 z——安全性、法规或其他要求已改变; ' x8 K7 s% Y0 f! K, ?) X' J
——设计和开发验证之后要求必须更改;
/ B9 y' R/ I/ F4 T/ l* U——纠正措施要求必须更改,等等。 ! c$ O* C0 [1 a7 O- R
②
5 u& Z3 }0 k' S6 h$ V/ ~2 o7 t在适当时,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的程序同上 9 M! X$ z& L; m3 d1 _! v
③5 L' Y( F& F" @- ~5 k" _2 U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 ^- @6 l' P( N; h* R/ v
④1 {, O. _$ f8 X% L
应保持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的记录以及对更改的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必要措施包括要求重新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 A) ]4 N$ b, H- [, Z二,实施与审核要点:+ F8 c! B# I" f1 r! p/ h- B
2.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适当的评审、验证、确认的证据 4.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及其采取的必要措施方面的证据 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设计和开发更改评审表》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9 B& J$ U7 t' g& J; w4 R+ C% X: j7 @! k
7.4 采购
, D7 q+ Q$ N9 d* ?1 T8 E, ~注: 若组织的产品需要供方供应原材料或零部件,或者需要把半成品承包给外包商完成,或者需要把部分服务转交给外包商或专家提供,或者组织所用的设备的质量对组织的业务由重大的影响等,则应按本节的要求对采购产品及其供应商进行控制。若组织不存在上述情况,则本节所规定的要求可以删减。
. S6 z. w5 j) L& x+ s; I7.4.1! I( ^' N; @/ p/ c
采购过程
* _2 A, p. \9 @8 L9 E% K8 H! ~9 m- ~组织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取决于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
2 o0 S" F8 W/ S' T% D4 H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 _# o" W3 [6 _& g一,理解要点:2 f- }/ B3 G' Y% q( @* d/ E/ P
组织所采购的产品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组织的产品实现过程和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应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的要求。 组织需要控制的采购产品包括外购的原材料、元器件、外协件,还包括外包过程的产品(如外委产品设计、工艺性协作、运输等),这些产品可以是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为组织提供采购产品的供方是否具备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到采购产品的质量,因此,组织应对采购产品及提供这些产品的供方进行控制。 ①
- H& T" e% Q/ j w5 N/ \% ~组织应对需要控制的采购产品规定采购要求,并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采购要求。采购产品应包括供方供应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以及外包商完成的半成品或部分服务。采购要求应包括对供方供应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质量要求,以及对外包商完成的半成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如何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采购要求呢?标准规定了如下三方面的控制活动:一是评价和选择供方(包括外包商),二是制定采购要求,三是对采购的产品进行验证。
' g8 H1 H) h; O7 F3 t3 g4 C8 O( ?②4 V& ?3 y- b8 i4 P3 \# W
组织应根据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以确定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通常,对影响程度较大的采购产品,组织的要求会高一些,对其供方的要求和控制方法也会严格一些。例如,一般控制或严格控制。 ③
0 x2 R2 y" a e) @ X- G组织应对供方(包括外包商)进行控制,应根据供方(包括外包商)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进行评价和选择。组织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供方进行评价和控制,常用的方法有: ④
% J: H5 ^9 q) ?& h组织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包括外包商)的准则。对供方以往供货的检验记录、拒收历史或顾客投诉的分析,可决定组织是否需要对供方(包括外包商)进行重新评价。组织在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l)供方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情况、后续服务、安装、支持能力及相关经验和历史业绩; (2)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保证能力和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 ⑤0 |. z2 h& d+ k) [9 h
组织应保持对供方(包括外包商)评价的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S9 ^& Y0 d4 I9 x1 z
二,实施与审核要点:% a2 z/ s! e# ^7 l5 o
2.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结果及采取的必要措施方面的记录 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采购要求分类表》、《合作关系审核审批表》、《合作关系评价表》、《合格供方名录》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E9 S% t5 V+ K2 n p9 x
7.4.2
/ O% m! A9 \. ~. ~* N采购信息
( }, ], E, {& C I v采购信息应表述拟采购的产品,适当时包括:
+ ]7 w! I, h: \a) 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2 Q3 ~* L h% [' _3 \& F0 K
b) 人员资格的要求;
n7 q9 L$ c0 r. S& ^+ nc)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4 ^& Q! V: e# v4 h6 B3 ]* ]" }
在与供方沟通前,组织应确保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 r: m5 `' g, V g0 E+ |
一,理解要点:
" r$ Z5 ]' C" G6 B8 i, w为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组织必须明确地规定产品的采购要求和相关信息。例如:产品的规格、型号、数量、有关的产品标准、价格等。采购信息应清楚明确地表述组织需要采购的产品的要求,以作为组织实施产品采购活动的依据,同时,组织也需要将采购信息告知给有关的供方,以便于供方按照这些要求为组织提供所需的产品 ①组织应对各类采购产品规定采购要求,并在采购文件中表述这些信息。适当时,采购要求应包括: 9 b0 ?0 S K2 e( \& ]5 X
a) 有关供方(包括外包商)的产品的技术要求或服务要求;有关程序方面的要求,如,首先送样品,然后试生产,最后才批量生产;有关供方(包括外包商)的生产或服务提供过程的要求;以及有关供方(包括外包商)的生产或服务提供的设备的要求。上述要求都应该是经过批准的。
/ B$ R( Q7 A; `$ d$ p, m4 l6 C0 C9 hb) 有关对供方(包括外包商)的人员资格的要求。比如,要求供方(包括外包商)提供某种服务的人员必须具有高级职称,等。7 \/ C2 j, A' t1 `0 Q g5 K- z
c) 有关对供方(包括外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比如,要求供方(包括外包商)必须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或者要求供方(包括外包商)必须按照ISO9000国际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管理,等等。总之,应要求供方(包括外包商)能够稳定地提供合格的产品或服务,至少具备质量保证的能力,最好达到顾客满意的水平。
! }! k0 g( |( N) w( Y9 {- e; z以上要求正是促使ISO9000滚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 r: }; J7 _' Z/ X
②
& A7 M1 r& p5 F; D! ~在与供方沟通前,组织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方式(例如采购文件必须经有关授权人员的审查和批准),以确保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
3 b" C7 Y. R8 g1 D+ E3 m7 i二,实施与审核要点:
* z: N. O! n# r+ `1 N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采购合同》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 h( P. e; {! s
7.4.3
$ h8 n1 o+ V5 T- `' y采购产品的验证9 R7 E7 N5 W+ G/ ?6 m
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E5 h0 `6 Q3 I/ U0 M
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2 h/ t" n+ w- i7 `! g( e; x9 q
①
; j5 K4 S& m3 B0 q0 R, \组织应建立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检验包括进货检验,到供方(包括外包商)的现场实施检验,其他必要的活动如查验采购产品的合格证之类的支持性文件,到供方(包括外包商)的现场实施验证或检查等。但是,若通过其他规定的程序可以对产品(包括服务)获得必要的信任(例如是上级主管部门采购的产品),则不一定要由组织进行检验和试验。 ②
" G8 w y! M9 y, v8 g当组织或顾客拟在供方(包括外包商)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文件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 1.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的有关规定(包括在供方现场进行验证的安排和产品的放行方法) 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采购产品检验报告》、《外包项目验收报告》之类的记录作为实施以上要求的运作条件,同时作为审核证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