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645|回复: 1

首批产品质量国抽连续合格企业名单的背后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16 19: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首批产品质量国抽连续合格企业名单的背后故事3 D( @! B8 D, ~; U' J
2015-12-03. F! K" z# P( D! Y! W8 {3 f- n5 ]/ `

8 O# _0 J, q3 g9 S& P$ X2 q2 B


9 E0 z. O+ ~# G; Q4 O8 [1 p! y

首批产品质量国抽连续合格企业名单的背后故事


0 `8 t1 P; w* W* U! p) ?; X0 V

近期,质检总局集中公布了近6年来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6次以上(含6次)抽查结果合格的1151家企业名单。媒体给这份名单取了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好产品”企业名单。这份名单到底是如何出炉的?这些“中国好产品”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公布这份名单有何目的?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了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相关处室负责人。
1 z  \& `2 U# _3 k; ]* Q- z: J, b& a6 t! O/ ?2 g  Y
        2014年我国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但大多数国人对于中国制造的质量感知却并不乐观,中国游客在全球“扫货”便是最直接的体现。“从国抽结果来看,中国产品质量在生产环节确实出现大幅提高,很多产品的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不少老百姓还是觉得国外东西质量更好。”该负责人说,因此,如何通过更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信息,让消费者了解中国产品质量的真实状况,从而进一步激发和引导国内消费,成了整理并公布“中国好产品”企业名单的第一个出发点。
3 I6 }6 n# ]) p7 |( |9 g  M
, e. b, V$ e7 |1 e" [, p        在消费者对中国产品质量不信任的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生产企业也对质量工作产生了困惑,甚至有企业发出了“每次抽查都合格,但好像也没什么用”的玩笑话。“这说明,我们质量领域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不仅对失信者惩治不够,而且对质量好的企业也没有给予足够的激励。”该负责人认为,以前提起国抽,大家更多关注的是不合格产品及生产企业,而“中国好产品”企业名单则是对抽查结果的“二次开发”,目的就是让这些“经得住考验”的好企业能够被更多消费者所熟悉。
2 u$ u5 Q% F( ]1 s5 {. \; o
2 V3 w% e: g1 y- \$ ~        该负责人所说的“考验”,就是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作为政府部门依法组织第三方开展的独立检验,国抽工作的目的就是“客观准确反映产品质量状况”。“虽然说连续多次国抽合格不代表企业以后所有产品都合格,更不代表监管部门以后会对这些企业放松监管,但是必须要说,要做到这一点已实属不易,甚至有很大难度。从一定角度体现出这些企业主动落实质量主体责任,重视产品质量,努力打造“中国好产品”的积极态度。”
- r+ g/ z! ~& q: l# G4 \1 j
0 u# u8 J1 W  R        “不选、不评、不报”,是这份名单最大的特点和亮点所在。该负责人表示,“这份名单的产生,只是对6年来国抽覆盖的10万批次产品和9万多家生产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筛选,没有经过任何的评选等环节。”
5 ]- f2 F% r; Q7 ]5 t; [% i- Y- Z, d/ J  O6 A5 q
        但与国抽不同的是,筛选整理的切入点从产品转向了生产企业,“产品是动态的,当时合格的产品,可能现在停产了或者更新换代了。但生产企业是相对固定的。名单中很多企业的产品类型多样,抽查结果全部合格,能直接体现出企业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控能力。”& Z: @6 o" h( S, C/ C) \: k
) O$ m7 ]/ k" i, N' K+ c0 ~

该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将名单的“门槛”定为6年来国抽合格6次以上,是因为从2009年国抽结果和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布以来,到目前为止恰好6年,“这1151家企业是从9万多家企业中筛选出来的,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 |6 U: T* N" q5 ~
( P' H" L+ K7 V& l5 n

“其实这份名单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对消费者来说,它是质量情报员,可以让大家快速掌握哪些企业和产品质量更可靠;对企业来说,它是质量加油站,可以让企业感受到重视质量、提升质量带来的动力,动态化管理也在时刻要求企业把质量放在首位,不敢掉以轻心;对政府监管部门来说,它是质量风向标,可以激励和发动更多人关心质量、重视质量。”该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项工作,让质量更有含金量,从而让追求质量、重视质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同时,这一工作创新目前仍在探索阶段,下一步将根据企业和消费者的反馈来进行调整和完善。


; t7 E& G& \6 q5 k. P0 y5 ]信息来源:《中国质量报》

7 u" d- D& f2 E
0 ~- E& z: t% o  j
发表于 12-17 14: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均是人为制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17 10: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