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501|回复: 0

分享 | HSE管理体系32个常用术语,收藏起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29 09: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分享 | HSE管理体系32个常用术语,收藏起来!2015-10-22 [url=]质量与认证[/url]
8 H0 B: \3 P6 U+ M8 G* V+ v/ e$ P
  [! o7 D" h  h7 L( y! a5 H" e7 Q
..... 点击图片下单 或进入质检优选店铺购买 .....

. _4 P# c- y* u$ i% K; I/ g
之前,质量与认证微信平台发布了一篇《分享 | 企业HSE管理体系工作清单,整理得太全了!》文章(点击标题即可阅读),今天,再为大家提供一篇专业术语及释义文章,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之用。

$ z: B* M2 D( U: C0 ~
- V' Y2 I; v" B! F; i8 x/ p, i/ c1 ]
1.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污染、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 z9 @, n0 F/ @7 ~) r& M: X+ G
【释义】
事故是造成不良结果的非预期的情况。HSE管理体系(HSE-MS)在主观上关注的是活动、过程的非预期结果,这些结果的性质是负面的、不良的,甚至是恶性的:
——对于人员来说,可能是死亡、疾病或伤害,包括“伤亡事故”和“职业病”;
——对于物质财产来说,是损毁、破坏或其他形式的价值损失;
——对于环境来说,可能是生态破坏、造成不良环境影响。

* B6 Z+ {7 [* t$ V: t) ?5 e' }
2.内部审核 internal audit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对其设定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在许多情况下,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

9 d" V( ?0 T8 O7 n% c- ^
【释义】
1)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符合声明的基础。
2)审核准则即审核的依据,一般有三种: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标准;
——组织应遵守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及要求;
——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程序及其他要求。
3)审核证据指记录、陈述及其他可验证的信息。
4)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需制定相应的文件化的程序,以保证审核过程的系统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5)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可由组织内部或外部人员进行,但无论由内部或外部人员进行审核,都应保证其审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独立性。
6)应将审核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并呈报管理者。
7)有关审核准则、审核发现、审核证明、审核结论等术语和定义参见审核指南标准。
; c) s2 m" s5 D# z. P, @! l
3.审核员 auditor
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6 U5 f3 m1 @' Y" _& Y& V
【释义】
1) HSE审核员包括集团公司HSE审核员和企业HSE内审员。
2) 具备要求条件(教育、经历等)的人员经集团公司注册的培训或咨询机构培训,通过考核,可取得HSE审核员资质。
3) 集团公司HSE审核员可从事HSE体系认证审核和集团公司总部组织的对企业HSE体系审核。
4) HSE内审员可从事本企业内的HSE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 e1 l" t# X0 Z
4.清洁生产 cleaner production
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7 M. `/ L( G% ]; p2 Z. n
【释义】
1)清洁生产通常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又把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清洁生产还有一些其他的提法,如“少废无废工艺”、“无害工艺”、“污染预防”等。

+ {4 n& H& c- t% X
2)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
——资源综合利用;
——改革工艺和设备;
—— 组织物料再循环;
——加强管理;
——产品的替代和开发,改革产品体系;
——必要的末端处理;
——组织区域范围内的清洁生产。
; G: \9 e: L/ B4 U( j; F- h# B
3)清洁生产审核程序包括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实施方案的产生、筛选和确定、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等。

: X3 G3 O5 p1 E5 Y7 o
4)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
——对生产,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要求从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减少原材料、产品、包装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要求从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考虑环境影响,并将环境成本纳入生产经营管理。

5 S3 p0 V. T& s2 V) Y
5.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为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总体绩效,根据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组织不断强化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活动的所有领域。

$ O% t& t' Q! l
【释义】
1)一个组织的持续改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这里指组织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方式不断根据组织内外部要求和变化条件,对包括方针、目标、指标等体系要素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组织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的改进。这里指伴随着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按照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目标去实现绩效的改进。这种改进具体地指:事故的减少;员工工作场所的改善;水、电、煤等资源的节约;污染物质排放的减少;化学物质、钢材、氟里昂等原材料消耗的减少。体系的改进是手段,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的改进才是建立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
2)持续改进的思想应贯穿于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运行的自始至终。同时改进所有的方方面面是不可能的,因此应根据组织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和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来选择改进的方向、内容和程度。
" S2 U% B6 z" L  s* k! y
6.纠正 corrective
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

/ E( Y1 o$ S5 S9 F' V! Y, e1 ^/ v
【释义】
1) 针对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组织应采取措施,消除不符合。
2) 纠正不符合可减少因不符合而产生的影响,并不能防止不符合的再次发生。

/ k( x/ w/ A9 L1 f: h
7.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 D" o0 j5 _* [. O! ^9 h+ q
【释义】
1) 针对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在进行纠正的同时,还应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2) 纠正措施的有效实施能防止不符合的再次发生。
3) 对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应进行验证。

/ z: r( h, |- ]
8.顾客 customer

) p: m0 K0 V9 D+ j- V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释义】
1)接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可以包括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等。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
2)“接受产品”是特定的组织和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的产品接受过程,接受产品不一定是买卖关系。
3 [6 f5 _* i& T5 g9 d
9.文件 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注: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5 u( J5 V+ ^' z% o3 V) o
【释义】
1) 信息和媒体单独存在都不是文件,只有二者结合,才构成文件。
2) 文件可以是纸质文件,也可以是电子文件或其他类型的文件。
3) 文件的作用在于统一行动,沟通意图,保证运行的一致性,为保持、更新、培训、交流等提供便利。

$ d0 ]' y  t" B
10.环境 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5 H% \+ I9 v1 b  }  [
【释义】
1) 组织是本标准进行环境管理的主体,本定义是从组织的角度进行表述的。
2)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指组织置身其中的空间内各种自然因素(包括人)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3) 一个组织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是局限于它的周边环境,而可能向全球范围延伸,如运行中的废气排放对温室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造成影响。
7 I+ `, U0 ?' C1 |% X
11.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s* Z3 W0 T3 V% Y: o4 K( A% s
【释义】
1)组织的活动指组织采购运输、存贮原辅材料、产品的设计制造、资源的开发、能源的利用、产品的存贮、销售等。组织的产品指活动或过程的结果。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产品也可以是无形的。组织的服务既可以是与组织与顾客之间,也可以是组织内部活动生产的结果,服务的提供者可以是人员,也可以是设备或设施。
2)影响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益的。如污水的排放、化学品的泄漏等活动对水体、大气和土壤等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有害的影响;而使用可回收的包装材料、绿化、安装节能灯以及使用电、天然气、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都是有益的影响或变化。本标准所定义的危害因素强调了造成有害的环境影响这种情况。
3)评价环境影响是一个过程。
4)由于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因组织而变,因此,对环境影响予以量化可有助于对其进行判断。
& u) q( B! Z. V$ {6 ^& }( w
12.健康 health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的身体、精神、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的条件和因素。

+ A* ?( r& V. p4 L  M2 b
【释义】职业健康是指影响特定人员的健康的条件和因素。受影响的人员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合同方人员、参观访问人员、顾客等。工作场所包括组织内部的所有场所,也包括与生产活动有关的临时、流动场所。这些条件和因素可包括,如尘毒作业环境、高低温环境、工时安排、人机工程条件等等。

0 R; N! ?3 S: L6 }1 O
13.危害因素 health,safety andenvironment hazard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根源和状态。
" n5 _) x( n+ l" m; r5 {
【释义】
1)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是指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以及有害的环境影响以及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了根源或状态。
2)根据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有关健康安全的危害因素可分为以下六类: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3)有关环境的危害因素可分为以下八类: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向土地的排放;
——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
——能源使用;
——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
——废物和副产品;
——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 d/ v# o! J9 Q7 }; B. V1 Q& Y
14.危害因素辨识 health,safety andenvironment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0 Z* F; L2 L( ?1 P$ t7 \
【释义】
1)危害因素辨识是指一个动态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两方面:
——识别危害因素的存在,即采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找出所有与组织的运行活动有关的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组织在运行过程中使用能量和物质,并会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危害因素是必然存在的,但存在形式可能多种多样,有的显而易见,有的则因果关系并不明显。为此,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其所有运行活动进行严密的分析,根据因果关系确定危害因素。
——确定危害因素的特性,即对所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其类别和特点(如危害因素会造成何种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谁会受到伤害;如何受到伤害等)。
2)在进行风险评价时要考虑以下方面:
——十个方面:员工和周围人群、设备、产品、财产、水、大气、废物、土地、资源、社区和相关方;
——三种状态:正常,即正常生产状态;异常,即开工或停工等异常状态;紧急,即事故或自然灾害等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即组织历史上造成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和影响;现在,即组织目前的生产情况可能造成的风险和影响;将来,即将来由于原材料更替、工艺改进等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和影响。
3)危害因素辨识是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最基本的活动。危害因素辨识的方法包括:询问和交谈、现场观察、工作任务分析、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件树分析(ETA)、故障树分析(FTA)等等。
4)为满足ISO14001的要求,组织可在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通过设定相关准则引入环境因素的概念,从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八个方面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 Z; n" m" \4 n$ ^# O" {+ i- S2 ]
15.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health,safety and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HSE-MS)
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的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7 ~3 b; x) M# B- D( N# w8 M
【释义】
1)HSE管理体系是组织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一个组织的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健康与安全的管理、环境管理及计量管理等等,所以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2)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为了进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而建立并运行的,它的内容应以满足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和目标的需要为准,它的建立和运行需要资源支持,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相互作用的过程。
3)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由诸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要素(环节)组成,本标准包含了七个一级要素,每个一级要素又分成若干个二级要素,每个要素规定了具体的要求。通过这些要素的有序控制、调节和管理,才能实现持续改进的目的。

! w: N' {% Z9 S3 i2 V
16.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 health,safety andenvironment policy
组织对其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

4 w  ?# G" v, A% _9 f) i+ i& ^
【释义】
1)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是组织控制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和风险的意图和行动原则的公开声明,是开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根据方针可以建立战略目标,为具体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框架。
2)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是组织总体经营方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组织的总方针以及并行的方针(如质量、经营等)应协调一致。
3)在依据方针制定战略目标时应该是原则性的、长期的。

# M: |+ _3 w+ k7 `. K0 p
17.健康、安全与环境指标 health,safety andenvironment target
直接来自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要求(准则),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2 p. F& L& y* _
【释义】
1)为了保证组织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的实现,就应针对组织内部的每一层次和职能,制定更为具体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需求,以便在某一规定时间内确保目标的实现。
2)健康、安全与环境指标即可以是组织总目标的分解,也可以是某一部门、某一现场的独立目标。
3)健康、安全与环境指标应符合方针,对应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尽可能地量化。
4)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之间的关系示例如下。
" U% C- y' o' T3 N7 H5 ]
18.事件 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注:其结果未产生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叫“未遂事件”,在英文中还可称为“near-miss”。英文中,术语“incident”包含“near-miss”。
7 f' q( o; M6 L
【释义】
事件是引发事故,或可能引发事故的情况。事件主要是指活动、过程本身的情况,其结果尚不确定。如果造成不良结果则形成事故,如果侥幸未造成事故也应引起关注。侥幸未造成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在英文中称为"near-miss”,它是指一种临界状况。
) |( g# z# H# g0 B* y# u
19.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ies
关注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或受其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注:相关方包括了立法者、政府、毗邻者、合作者、顾客、保险商、承包方、供应方等。
5 J/ r% ~5 n/ S# u' o% N
【释义】
1)相关方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
2)所谓相关方是指与组织有利益关系,包括关注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或受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影响。
3)相关方举例如:
——股东、董事会;
——政府部门包括:规划部门、环保部门、市政部门等;
——周围社区;
——银行、保险公司;
——本组织的员工;
——供应商、承包商;
——顾客;
——其他。

2 R$ `/ B; @% p- ^1 F9 C
20.管理方案 management plans
为实现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和指标,经策划所编制的规定职责权限、资源、程序(措施)和期限的文件。
注1:管理方案是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保持策划阶段的文件之一。
注2:管理方案是针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和/或运行条件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具体对策或措施,形式可以列表或是综合性指导文件。
注3:作业计划书可视为针对具体项目的管理方案。

/ \0 S+ n! P4 g" z. O
【释义】
1)HSE管理方案是实现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的方案表述。方案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和资源;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措施;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时间进度。
2)HSE管理方案是针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和/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可以是HSE管理方案列表或是综合性指导文件。
3)HSE作业计划书可以视为针对特定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如地球物理勘探项目的HSE作业计划书。

/ c% c$ k4 w1 Z
21.不符合 non-conformance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 T, ^" E- Y( ^; @* i$ {
【释义】
1)组织在HSE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绩效等的偏离,即为不符合。
2)不符合的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3)不符合根据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不符合和严重不符合。

* s# ]* M; y% u
22.目标 objectives
组织在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

4 i# F6 k+ X2 `' R) J
【释义】
1)组织应根据其确定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明确其环境目标,并使之文件化。
2)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的制定应尽可能量化,并考虑相关方的观点。通过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参数测量实现目标和进展情况,并定期对目标予以评审和修订。

' I# I+ p) Z/ M5 Q; z2 y5 l" D; n
23.组织 organization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和设施。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单独的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 c6 P" {/ h- _0 m% F
【释义】
1)构成组织的最基本要素是人和设施,这是组织起到它应有的职能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是在这些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
2)组织在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三个方面应是得到规定的,“设施”可指现有的不能或不易移动的结构(如厂房、办公地方)、系统(如油气集输系统)、设备等固定的配置。
3)一个组织可能由若干单位组成,如一个集团公司下属的各个子公司,当然每一个子公司也可以独立运行体系,也可视为一个组织。
* W: h: Q- h+ \3 n0 k) ~, J( ^
24.绩效 performance
基于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风险控制有关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可测量结果。
注1:绩效测量包括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
注2:“绩效”也可称为“业绩”。

$ s+ m+ {& T. D) t  ^
【释义】
1)健康、安全、环境绩效是可测量的,组织应定期予以测量,从中获得证据,证明所建立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合理有效的,其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是切实可行的。
2)健康、安全与环境绩效是对其危害因素特别是重要危害因素控制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例如:
——对于用电这个因素的控制的结果可能是节约了电能,减少了发电厂对环境的污染,其结果是正向的;
——如果污水排放这个因素失控的话,则水中排放的COD、重金属、农药就有可能污染下游水体,甚至农田,其结果是负向的;
——各种违章造成事故,其结果是负的。

# F% \7 `1 k0 K4 z8 u# J
25.事故预防 prevention of accident
采用技术和管理等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0 [3 v& a7 w5 R, e$ L& d2 \
【释义】
1) 针对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而制定技术、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的措施并予以实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 要求组织在HSE方针中对事故预防做出承诺,并在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遵守和贯彻。
5 }5 V+ s3 ^5 Q
26.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
为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0 x) @" ~4 U* E8 D% a& P
【释义】
1) 针对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可预见的潜在的不符合,应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2) 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能防止不符合的发生。
3) 对预防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应进行验证。
/ `0 ^: m( o3 |& u9 E
27.程序 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 R. i& A* _9 g' ^
【释义】
1) 程序规定了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过程的标准,是对日常工作过程及工作方法的提炼和规范化,用来指导操作者如何从事一项活动。
2) 最本质的特点是对要开展的活动规定时间顺序和做法。
3) 程序中一般规定:“在何处”、“在何时”、“由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等内容。
4) 程序不一定是文件的形式,但一般习惯于把程序形成文件,以便保证运行的一致性,并为保持、更新、培训、交流等提供便利。

1 W5 M. Y! z) s$ r
28.记录 record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 E; ]& n# I1 H. N8 d8 m; |0 B
【释义】
1) 记录也是一种文件。
2) 由于它用途上的特殊性,即用来保存资料、提供证据、追溯历史情况,而有别于其它文件。
: i5 H$ E& G7 Z  e3 n
29.风险 risk
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 K3 w0 f: ~# }/ ~( ?, [) p9 f
【释义】
风险是某种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这两项指标的总体反映,是对危害事件的一种综合性描述。
危害事件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危害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环境破坏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
( J- ~+ H2 N, m, u+ x
30.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程度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 ~3 ]5 w+ |8 M: b
【释义】
1)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大小或严重程度;
——将风险与准则要求进行比较,判定其是否可接受。
2)风险分析评估主要针对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判别准则是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依据,需要根据法规、组织的方针和目标等要求确定。

. N5 M- q$ E. }8 t
31.安全 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9 Y) s/ ^3 D9 I  T( U- N, n
【释义】
1)安全是不发生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一种状态。当风险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时,则形成不安全状态:
——超出了法律、法规的要求;
——超出了方针、目标和组织规定的其他要求;
——超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程度(通常是隐含的)的要求等。
2)安全与否要对照风险的接受程度来判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可接受的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安全状态也产生变化。因此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8 O4 L; @+ W! y2 h5 w
32.可容许风险 tolerable risk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7 X2 ]2 i$ w# b/ j4 A
【释义】
1) 可容许风险是风险评价过程中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准则。
2) 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依据是法律法规和组织自身确定的准则要求。
3) 可容许风险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法律法规以及组织自身确定的准则的变化而变化。

6 m2 z: ~$ a% |0 ?
- End -
: G; D' C3 J, l: x
% d$ `( K* Q/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17 02: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