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041|回复: 0

观点|品质---完美的平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6 14: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观点|品质---完美的平衡. X" j* F# l2 x9 g1 j
2015-11-03
+ @+ y4 T. h( `  N' |7 w% k; q& F4 ]* i" q, R4 X6 E7 [

刚进入品质的行当时,经常会想:做品质咋这么纠结和暧昧呢?
' ~/ D  r% a1 D    明知道一些供应商,无论怎么审核,怎么辅导它还是会不合格,却不得不容忍它的存在,拼命去给他们打补丁。
+ D8 D: r% K# O8 |* O2 t   明知道一些零部件,无论怎样改进,怎样容差设计它还是有风险,却不得不将它用在产品上,拼命地去运用SPC和AQL。2 I" c( m, w5 y: x! a9 P2 B* }
    明知道一些过程,无论细则规定有多么完善,考核制度有多么严厉,却不得不接受有人可以堂而皇之的违反,然后又拼命地寻找台词将其合理化。( `# N* {! K& Y1 y0 V$ j$ M

                           。。。。。。

之后我努力去寻找答案,才发现答案其实很简单:


& k1 |7 I6 r& w: A, w7 V

    最好的品质不是一种极端,而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 f5 l4 A; V9 ^+ W* g; @


. u% w  l/ Z% L7 O& n

近现代的品质发展史经历的众所周知的三个时代:检验品质时代,统计质量控制时代与全面品质管理年代,可以说最好的证明了“平衡”。

. P7 v$ ~) k  o. F
在没有品质概念的年代。顾客的需求往往很难得到完全的满足,而此时的生产商虽然在生产上非常的惬意,但口碑没有了,产品卖不出去,这个势差促使了检验的产生,品质第一次被用作产品生产与销售平衡的工具而诞生。


7 C4 Q- r# J  C' ], L 随着检验品质的发展,另一种势差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的不良品在最后被检验出来造成困扰,但是生产过程中却非常的顺畅。此时,休哈特的控制图派上用场,利用S(Statistic)统计技术协助管理者对于P(Process)过程进行有效的C(control)控制,从而平衡检验结果和生产过程,同时也开启了统计质量控制的品质时代。

1 Q' B5 ~3 D: L* u1 |+ X  u3 |
接下来的如你所料,又一个势差诞生了,而且这个势差不是单一方向的,而是一个合力的势差,这个势差的一端是统计质量控制中付出的高昂成本,而另一端则是多个因素的合体:包含人、机、料、法、环的5M1E,深究下去,包括下游厂商的失控,设计过程的乏力等等,于是“全面质量管理”这个多方向的平衡工具诞生了,与之前相比,这个平衡显得复杂的多。& r9 C; w8 u$ i. @
品质在于平衡,要寻找最合适的平衡,首先是认识势差,而后进行修正。" i7 N5 z! f3 m  s1 |- [9 K2 I
势差如何形成?正如重力场或者电磁场等,它的三个关键因素是:

1.“场”的存在,如万有引力;

2.自身的条件,如重量、电流强度;

3.位置,如高度、角度等等。
0 n4 c* Z9 P4 N 依照笔者自己的理解,品质领域的势差产生三个要素可以解析为:
, l( ?5 V0 Z* s6 _0 e* Z. U: ^ 1.”场”的存在:顾客的需求。$ l! n3 b- B3 u  J
2.自身的条件:生产商自身的技术控制能力。2 T! h; b4 Y  j
3.位置:相关的上下游配套能力

* \6 h4 g! t5 \. ?8 h# X) w
飞机在天上,靠发动机与重力势能形成了平衡而不断前进;而品质人百年以来的追求,不就是做好克服品质领域的势差助力企业的发动机么?+ z' p5 q0 d4 D4 s# {* u& P
然而做好这个发动机,谈何容易!

# E  h0 `* p( ]% F3 |3 f/ N. i; p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不是一个概括的公式,因为这个”场”不是固定不变的,这是一个变化的”场”!

% q- g0 q& p1 _& j: Z5 I4 }8 C
愤青时候的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何人们总是说外国货好?为什么”made in china”就是不受待见?难道中国人就没有品质追求吗?中国人活该受次货品质拖累吗?

5 \' l, v3 N' S1 Q# v
这不是答案,这只是结果,现在的我回想起来,或许最根本的原因很简单:穷。以前的我们的社会,刚刚解决温饱,人们更多的需求是“能用上,一次也好”,而不会追求用的好。在那个年代,有的企业发展了,即使它的品质发动机在外国不能平衡势差,而在国内当时的环境却已经够用了,够他飞了。

$ V5 q! ]' {8 i; _! c
“品质这就够用了,这就是成功所需的标准。”即使很多人不愿意承认,可是很多所谓成功的企业却默默地接受了这个想法,并在实际中运用了这个标准。

8 ^* u1 p% ^  y, {
这个想法的危险显而易见。十年前,买一个电饭煲,我们会思考:能用,外观不丑,实惠就好。现在,我们的考虑是:外观要酷,个性,智能化,饭好吃,最好能用个十年八载,平时不用去打理,咱们不缺钱!

" I& z$ n" q9 k( L0 Q
水温变了,青蛙要被煮熟。会说的老板不少,然而,能够在显性利益前坐怀不乱的老板能有多少呢?我们相信专业的统计,财务的核算,然而我们是否能投入足够的精力来评估研究品质势差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呢?只有经常了解顾客需求的变化,并勇于否定曾经成功的品质经验,品质领域才能持续助力企业发展。正如PDCA的不断循环,田口先生的适应性目的特性需求一样,好品质的标准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

7 d; H* T; G  p1 W
品质要追求完美的平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原因就是”场”的变化,当场变化,要保持平衡,唯有将自身的条件改变或改变所处的位置,而改变是世间最难过的事情。

8 M6 _# B6 ?7 Z% Z  Z: _# S3 h
生产线的目标是完成任务,千年不变;销售队伍的任务是卖出产品,千年不变;品质人是为了平衡,有时候需要在A点着力,有时候需要在B点着力,过去的我,将他看做是纠结与暧昧的生存,而现在的我,感觉这是生产中最大的艺术,因为他的灵动,因为他的使命,他的价值,我骄傲我是品质人。

- \4 M3 Y/ M, t* L1 |  }$ y% M
当下,我们的势差在变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变成最大的势差源,或者我们称为的”质量危机风险”,其可产生的损失看看丰田汽车的例子就知道。既然如此,不断提高我们产品的可信赖度,减少危机风险。正是当下品质最重要的工作。

" s  L9 ]. U  L0 m" q) K
品质,就是完美的平衡,首要任务是时刻认清势差的变化,每一个品质人都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前进的步伐与意愿,才可更好助力企业向前飞翔。

来源:网络

" b& e' [/ L0 i5 X% g
% m, W" A! s- i$ a% @) Y;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17 05: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