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风波 | 工商局披露抽检结果,企业喊冤:检测标准不科学' m& ?: r1 |+ C4 a; \1 {
2015-08-21 [url=]质量与认证[/url] , g7 G- c0 ~3 W2 N! M1 r
近日,北京市工商局披露了流通领域智能坐便器质量抽检结果,共有5个品牌智能坐便器被认定抽检不合格,其中包括ARROW箭牌、comfort等知名卫浴品牌。值得注意的是,5款智能坐便器中有4款存在清洁率不合格问题。箭牌卫浴品质总监李红顺昨日(8月2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称,由于当初定制标准草率,业内普遍认为现行的清洁率标准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新的检测标准将启动修订。 6 R" o* E6 k: g- Y, V
* Z1 U( N3 {3 b% b ]; |& U& o0 ^4 k" M' ]; p: H; u0 O
箭牌卫浴品质总监李红顺昨日(8月2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称,今年4月份箭牌接到抽检不合格通知,经改进,箭牌智能坐便器已经在4月末通过检测单位的复检。他告诉记者,由于当初定制标准草率,业内普遍认为现行的清洁率标准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新的检测标准将启动修订。广东陶瓷行业协会理事罗杰也表示,目前的清洁率检测标准确实是滞后的。0 P, R" X4 M( r y3 J: c2 x! c( D
3 n# t) s. E; w/ i 李红顺表示,即使是杂牌产品,在实际使用中清洁率也是没有问题的。李红顺与罗杰指出,国内智能卫浴生产厂商更突出的问题在于成品检测的缺失。
; [* A( `! z7 {8 g* V" J7 I
% `/ ?% h6 x4 f检测标准被指滞后, s8 h6 p+ M) a+ \1 C9 b% z/ f
根据北京市工商局8月14日公示,5款智能坐便器被认定为不合格。其中包括佛山市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旗下ARROW箭牌卫浴、北京利康隆科技有限公司旗下comfort以及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怡上等品牌厂商。4 X) a" a! p7 y
% I& ]; @) m: R5 ~3 ~ 记者留意到,5款产品的主要不合格项目中,4款产品都出现了清洁率不合格问题。据了解,清洁率不合格,意味着马桶清洗不干净。3 H! @' i6 }/ F( E+ @$ E' ?
+ p5 N; u% Z8 L" T" C6 N 今年初,国内掀起智能马桶盖热潮之时,多位智能卫浴企业人士均发声表示“国内智能马桶不输技术输口碑”,此次北京市工商局的抽检结果引起了外界对国产智能卫浴的质疑。
5 y* D& ~; I, ^- H- z* U) j7 ?, R8 o; r7 u7 a" b
箭牌卫浴方面对此回应,公司今年4月份就已经接到工商局抽检不合格的通知,并经改进后于4月末通过相关检测单位的复检。
. x1 O# Z$ Z. D. b
% j: |9 W9 O( x' T 李红顺告诉记者,现行的清洁率检测标准是电器行业标准,该标准已经不符合目前的国情,“不科学的检测标准,导致不科学的检测结果。这个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 P" s' V" t. ?4 W% m/ ?% o6 F
$ H: D8 g# h) e5 k1 V5 i 据他透露,现行的清洁率检测标准是当初国家为了入世而补缺,将当时日本执行的检测标准直接照搬。“当时制定标准的时候太草率,现在包括检测机构在内也认为这个检测方法是不合理的,现在日本都不用那个标准了。”
& f% r7 i f, q2 M! J* V2 m
' c n3 N" b- g+ b 罗杰也告诉记者,在智能卫浴行业,洁净率检验标准确实相对滞后。“如果按照旧的标准,很多(品牌的)洁净率都不合格。”李红顺表示,新的洁净率检测标准正在启动修订。; i6 T, O0 g6 n
* A" X+ g( B0 j/ h# K" n
成本制约出厂检测
, M" z' {# }0 ]4 j) q7 ? 罗杰认为,智能坐便器销售历史短,市场反馈数据相对缺少,所以对于清洁率并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一竿子打死国内的智能卫浴制造商。”$ U" A3 T: Q- z) w4 |& F
# z, a1 |% }: |- F/ K( w$ Q, i ~3 n
李红顺告诉记者,从使用角度来讲,不管是知名品牌还是杂牌,在洁净率方面都是没问题的,“检测方法有问题,但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 X: i/ ~1 {. S8 o- c J# X$ L! F; A$ F
罗杰表示,国内真正拥有智能坐便器独立生产线且产品质量较好的,大概也就6~8家,更多的智能卫浴通过OEM或小作坊式生产,而小作坊式生产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良品率低以及缺少成品检测。“智能卫浴要确保品质好的话,在成品检测上投入的费用是非常大的。”罗杰告诉记者。
, o5 t4 j5 m' I% x- U0 l+ \) I# O5 k4 T, `/ [, B$ t M3 @
李红顺也表示,生产厂商在成品检测上的投入的确很大。“很多市场上知名的品牌,其实在成品检测上都是不严谨的。”但他同时透露,企业的成品检测项目中包括水量、喷水力度以及范围等多项,但并不包括洁净率。“清洁率是每批次抽取,在实验室进行检验的,并不是每个出厂产品都检,这不科学。因为检测涉及人工粪便等专用验证品,说实话比较贵。这个东西不可能在生产线上用。”李红顺告诉记者。( d( O+ F M: ~- T+ Y: `7 B- T
" O9 M: P( }0 N, M4 V 在他看来,生产企业更突出的问题在于出于成本考虑,大部分企业缺乏成品检测。“我们去看过,确实很多工厂都没有成品检测。比如,他们的喷刷喷水量即使调档,水量还是一样没变化的,还是一样大,这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S1 q9 R% M6 @4 G0 K
& P" t0 x1 M# n% [6 `! ~) _信息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 |- P9 d( B: ?# n X1 X* e" X9 y: r
# Y5 ]3 Y% Z. v+ {6 g, k# K4 z+ n6 m2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