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讨论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末路? 2015-06-12 [url=]质量与认证[/url]
w% b& J; `" I! Y2 `' O+ ~+ L' i% j" }# K. ]0 g6 Y! [$ t& Y" ?
这是一位前辈的文章。认证君一口气读完,被其中的很多观点触动。不管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些年来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咨询人员对于企业的价值,作者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末路】这一话题,引人遐想。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很老、但依然很热的话题,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中国,你怎么看?
- D& e/ p) d$ g4 F( E* I提示:更多精彩在文末底部评论区。 . N& f A. ~' c7 e+ @
: Y9 ?! V: G9 p% i- J" N& ]
前两天与一位在认证咨询行业已经浸淫多年的咨询师聊天,他告诉我,一家国内外运公司在1998年在做ISO9001认证咨询时,当时认证范围只覆盖总部,咨询费大约是200万左右;到2006年,每张质量管理体系的咨询合同标的价格是3.7万元,经过这10年的发展,从质量体系认证咨询看,现在的市场基本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W, Q. J' q; S
( k* x4 c; Z0 J+ u" g 与朋友聊天时,正好在一家档次较高的餐厅,餐厅的餐具非常精美。让我想起来近几年日渐火爆的中国瓷器拍卖,我拿起一只茶杯告诉朋友:“如果这只茶杯是一位大师做到,而且只做了几件,那么它的价值,可能上百甚至上千元。一旦茶杯可以用流水线定制完成,可能这样的一个杯子只值5元钱最多10元钱。因为,杯子的价值已经从艺术品,变成了饮水器具而已。”" h/ P, k9 C) A
6 c$ c2 ^# r& Z6 R2 n
艺术品的价值,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它的价格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如年代、作者、稀缺、历史等等。往往与制做成本无关。而生活用品则以实用为目的,价格的基础主要来自制做成本。当可以用初中生来操作,用现代化流水线就可以生产出标准化茶杯时,价格降到5元最多10元钱是非常有可能的了。
( ^8 G$ E# g- m( k- z
& Z2 J( v: p4 [. R3 y- X' H- z+ Y. a 现在认证咨询也已经到了可以用流水线制作了,甚至刚刚出校门的新大学生就可以为已经运营十几年的企业进行管理体系咨询了,这也是为什么十年内,咨询的价格差不多可以降到最早的20%,而且每年还在继续下降,可能要降到初中生也能做管理咨询时为止了。8 F+ C- }& P4 |' l. s1 z
2 p0 n, p d+ s+ Q1 O3 u2 z
去年我曾经在审核时与一些客户的最高管理者沟通,发现许多客户现在非常困惑的是:如何能通过管理真正能得到效益?大多数企业对系统化管理,处于思贤若渴状态,因为自从国际上一股对中国产品安全性的质疑风潮,已经逼着企业到了通过系统化管理去获得利润的时候了。+ Y) @1 k/ a- X6 X; B- A! M4 g
: ]3 A2 o- L7 @$ _2 r3 z 企业与人一样,也是由骨、肉、筋、皮、血脉、神经、大脑、五官、四肢、思想等构成的,而且没有一个是和另外一个完全相同。企业的管理也一定不是可以通过手册、文件化程序、作业指导书和记录就可以大功告成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咨询师之所以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用流水线的方法和通过电脑的键盘就完成了认证咨询,实际上如同糊纸人一样,用纸为企业表面糊了一层皮,没有血脉、没有大脑、更没有思想,对企业只能是帮倒忙,这样的咨询应该算咨询师在企业实习,应该付钱给企业,至少不应该收费。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早晚有一天管理体系咨询是免费的。4 j. J. x- p! a4 |3 H
9 m3 v1 Q6 u# ]+ Y 当越来越多纸糊的管理体系寻找认证公司时,认证价格往往成为最敏感的部分。因为企业在认证前的咨询阶段,没有觉得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起的所谓系统管理对它有太大的帮助,管理的价值不能通过认证得到体现,那认证价格的高低就成为企业寻找认证公司的首选了。当认证公司很难用薪水吸引具有实战管理经验的审核员时,认证也就开始走与认证咨询相似的不归路了。- U5 i& L7 _+ C5 A. Q3 @ f
- F$ }' _4 h' i3 U6 S5 C
在一次有关食品包装与安全的研讨会上,我曾经讲过:“就我看到的中国企业,目前仍然处于暴利阶段,仍然处于粗放型管理。以产品安全为端倪的国际压力,逼迫中国企业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徘徊。下一个十年将是企业寻找思想、塑造核心竞争力和全面实施精益管理的阶段。”因为,自2007年开始的高CPI,将中国的原料、劳动力低价格优势大大削弱,各类企业将被大浪淘沙。只是在原料和劳动力成本这类刚性领域下功夫的企业,将逐渐被关注发展战略、企业文化、流程优化、团队精神等柔性领域改进的企业所兼并。
$ d1 L9 i8 f9 Z5 P2 g6 N) m$ R
0 b4 P* H; I$ F2 W* D: Q3 {- q0 T+ H 就我个人而言,做了十几年的质量经理,质量体系体系标准是我看到最好的管理体系标准之一。但是,它毕竟只是为希望持续改进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工具而已。工具能否好用,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已经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用它是理顺脉络,而非推倒重来、伤筋动骨。中国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走到今天,不是标准的错,也不是认证方式的错。错在千篇一律,错在认证行业的浮躁,可能也与管理标准与商业认证在中国发展历史太短有关。
) c3 s+ N0 ~( _; A: Z' Z& y' }9 c
! j/ `) R& {3 S 审核ISO9001时,如果客户的管理非常成熟,我常常是从标准倒数第一个条款“8.5 改进”开始审核,如果到“8.4数据分析”已经能得到客户已经熟练掌握流程验证了的话,基本上我的现场审核就可以顺利结束了。为什么?因为客户已经学会运用管理工具找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
( \. z0 j! T$ z% G, D
3 z8 H0 M$ p1 F 今天的中国,管理体系标准没有走到末路,恰恰是它真正焕发魅力的开始。当寻找管理工具的要求发自企业内心,最高管理者认识到他(她)是管理工具最大受益者时,管理体系标准就真正起到评估管理方式风险和管理效率的工具。5 T# z1 X" \0 n( P- O) X8 w
+ M! t7 A& e# x1 \, @: t3 q7 {/ N; x" U" X( Z, B0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