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等1983 发表于 3-20 21:10:49

同意楼上的说法,在判标题中,要根据题目的事实情况进行判断,不要自己去推断啊,臆测啊,这样都容易让人误判的。发生泄漏不是一个原因,而是多种原因,甚至多种误操作都有可能导致这样的问题,展开的话会很复杂的,对于考试来说是没必要的。

平凡战士 发表于 3-21 13:46:14

这里很多信息都是口头的,能完全作为证据吗。还是请砖家古问解答吧。考试我是选择的4.4.7,不过一直感觉没那么简单。

Tracy~~ 发表于 3-21 15:15:50

一剑封喉 发表于 2013-3-20 2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这个题目首先是考核考生对OHSMS关注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工作场所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的条件 ...

擦...服了...膜拜下...

平凡战士 发表于 3-21 15:30:32

一剑封喉 发表于 2013-3-20 20:18 http://www.isofan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这个题目首先是考核考生对OHSMS关注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工作场所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的条件 ...

有点道理,但我总觉得此题问题较复杂,口头陈述太多,几次纠正措施没效果,不应该评审吗,管道泄漏难道不影响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吗,您的“OHSMS核心论”"纠正措施长期论"值得商榷,谢谢一剑穿喉先生。

一剑封喉 发表于 3-21 19:48:09

平凡战士 发表于 2013-3-21 15: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点道理,但我总觉得此题问题较复杂,口头陈述太多,几次纠正措施没效果,不应该评审吗,管道泄漏难道 ...
1、有没有评审题目告诉你了吗?没告诉你你是怎么知道的?能推理臆测吗?
2、我说过本案例中“管道泄漏不影响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吗”?我说的是“如果管道泄漏对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没有丝毫影响……”,如果代表什么意思你能理解吗?
3、“OHSMS以人为本核心论”是最基本的东西,看来你并未掌握;而你把我对纠正措施实施的解释说成"纠正措施长期论"则是你的曲解,也是对OHSAS18001标准要求的误读。

jshawy 发表于 3-22 14:48:20

平凡战士 发表于 2013-3-17 19: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判4.5.3.2b)不妥,因为他们制订了纠正措施,现场生产管理人员声称”纠正措施没有问题,应判不符合4.5.3. ...

同意该观点。

绿野仙踪 发表于 4-27 09:56:40

其实判标题不需要想那么多,关键是出题老师是怎么想的,估计他们也没想到这么多吧。我们关心的是考试题的正确答案,有的判标题有2个答案呢。及时你想法正确和标准答案不一致,也是没分的。考试只是为了拿分通过而已

liujq4587 发表于 5-10 09:31:31

看了各位的意见,最终也没有统一,有没有权威人士回答一下?

hnliubin 发表于 5-10 11:07:40

一剑封喉 发表于 2013-3-20 2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这个题目首先是考核考生对OHSMS关注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工作场所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的条件 ...

有道理!学习了

00120982 发表于 5-13 22:21:19

晕死,学习了半天,到底是什么条款,我还是没明白~~~

平凡战士 发表于 9-18 09:32:52

经过研究,个人认为应该判4532 e
1、判4.4.7不妥。
虽然现场工人说:“我们多次出现这样的问题, 这次才知道有应急预案的事情,现场非常混乱,我们也不知道人员如何来疏散”但这些口头陈述未经证实,因此不能作为审核证据。更何况在考题中几乎不可能出现两道判4.4.7的题(当然也不一定)。

2、判4.4.6 e) 不妥。
现场生产管理人员说“纠正措施没有问题,都是因为工人违章操作引起的”据此认为管道泄漏是由于工人有章不循的,故判4.4.6 :对于这些运行和活动,组织应实施并保持:e)规定的运行准则,以避免因其缺乏而可能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但这些口头陈述同样未经证实。

3、判4.4.2不妥。
现场生产管理人员声称”纠正措施没有问题,都是因为工人违章操作引起的”,认为工人缺乏安全意识,故判4.4.2,但未经证实,因此不能判4.4.2。

4、判4532 b)不妥。
“某企业由于管道腐蚀老化,曾多次出现管道泄漏事故。生产管理人员说:“我们的纠正措施没有问题”。化工厂的管道经常受到腐蚀,管道所处环境和输送的介质不清楚,不能臆想,但与设备维修管理有关是肯定的,泄漏出的介质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这也是肯定的。经常进行维修,却总是修不好,这些都是在现场看到的,是可以作为审核证据的。
生产管理人员说:“我们的纠正措施没有问题”,但不等于说验证有效。因此判4.5.3.2b)不妥。

5、判不符合4.5.3.2 e)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从现场情况看,说明纠正措施效果不好,没能标本兼治。

阿芳 发表于 9-18 09:56:09

我意见,还是4.4.7,认为判到4.5.3.2没有道理。生产管理人员说:“我们的纠正措施没有问题,都是因为工人违章操作引起的”这就表明他们采取了纠正措施,甚至纠正措施可能是有效的,这样就没办法判4.5.3.2,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题目里没有说没有评审过呢,判标不能凭借个人推断和臆测。

工人说:“我们多次出现这样的问题, 这次才知道有应急预案的事情,现场非常混乱,我们也不知道人员如何来疏散”。其实这句话已经给出了答案了,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可行时,要试验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特别是在定期测试和紧急情况发生后”。

平凡战士 发表于 9-18 21:53:30

阿芳 发表于 2013-9-18 09:56
我意见,还是4.4.7,认为判到4.5.3.2没有道理。生产管理人员说:“我们的纠正措施没有问题,都是因为工人违 ...

审核证据:是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透过现象看本质,一道很难的判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