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层级机构(bureaucrat apparatus)有时直接译成官僚机构中,目标层层分解是很自然的事,在为2008版而发布的支持文件包中,几个指南文件都赞同组织扁平化.当然这些不能作为"目标分解"是对9001标准理解错误的证据. Q7 F7 O3 E( e1 g) q: h
真正的证据是:
6 T: `0 }+ w# k1.GB/T19001-2008引言0.1总则: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这预示着组织需要经历痛苦的自我否定,即组织原先的组织机构是不适宜的,可能需要根据体系策划时确定的过程推倒重建;/ {" j3 S" J& a: z
2.GB/T19001-2008引言0.2过程方法:图1中间大圆包括的组织建立的过程其最重要、最关键的输入是顾客要求(7.2.1),而组织体系和过程是否有效和有效率是以顾客感受(8.2.1)来评价的,在图1中我们只能看到组织的主要过程而根本看不到组织的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任何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因此计划经济专家固态概念下的"目标分解"只能是体系策划时建立"过程绩效指标'才是标准原意.
7 O" O- m. E8 E/ d6 c. ]6 k3.GB/T19001-2008 5.4.1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而GB/T19001-2008 4.1总要求的d)e)要求的显然都是针对过程绩效指标的监视和测量.标准中当然更找不到"对部门分解目标"的测量了.更加重要的是:+ m# z0 t' |! Q2 M
4.按照顾客要求结合组织宗旨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后,GB/T19001-2008 5.4.2a)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4.1的要求;即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确定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确定过程控制准则,接下来就是根据企业现有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确定过程的所有者,以确保对过程相互作用和过程间接口的管理.这时我们应该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过程,而不是让原有的层级机构把过程割裂,人为地造成大量的过程接口,使体系运行成本增加,犯错机会几何级上升,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大打折扣,以致于我国目前绝大部分的企业花钱在拿到一张"废纸"的同时,每年实实在在地制造几千张废纸(不切实际的文件和胡填的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