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tianshengzhe 发表于 10-21 15:22:47

关于特种作业资质

审核在遇到特种作业没有资质时,如焊接人员没有焊工证,此时是不符合6.2.1还是6.2.2b?
经过前面一些帖子的讨论,我认为是判6.2.2b,组织应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的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其他措施可以是重新招聘以代替)
然后很多人直接判作6.2.1,能力不符。实际上,如果判了6.2.1,那么等于让后面的6.2.2所采取的措施没有用武之地,
就像招聘新人进来工作,很多情况下能力是不足的,此后通过培训或其他措施以获得能力,达到6.2.1的要求。
直接判了6.2.1,那就代表着全盘否定6.2.2的努力,这么一来企业就不能招聘新人了。

rml 发表于 10-21 20:57:31

kojak585 发表于 10-22 09:27:06

我在以前类似题目中回复过的意见供楼主参考:
http://www.isofans.com/thread-23515-1-1.html

无证上岗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有证但未能持证上岗(属于假的无证上岗),第二种就是上岗作业人员未经专门培训合格取得有效操作证上岗(属于真正的无证上岗)。第一种属于不符合7.5.1的“组织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要求,如有证但因遗失等情况未能保持提供,不符合6.2.2e)要求;第二种属于不符合6.2.1的“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要求。

那么什么情况下判6.2.2条款不符合?

如企业不知道焊接作业人员需持有效操作证上岗的法规规定,或者知道但未安排相关培训(题目需给出这些信息),则可判6.2.2条款的“组织应:a)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所需的能力;b)适用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不符合。如培训了,但未能提供相关记录证据(包括有效的操作证),判6.2.2e)条款的“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不符合。

emeipengxu 发表于 10-22 10:12:16

我认为621是人力资源的目的和结果。没有达到,就判在621.
这个过程中细节出了问题,就判在622
有人说622A是551的实施,551是策划,也不太准确。551强调的是职责和分工,622A强调的是人员能力。把两者拉在一起,有些牵强。
说到电焊工的资质,如果内部有规定要具备资质,这就说明622A已达到了。但实际上规定没有做好,实际上没有焊工证,应判在621
622A并没有要求要确认或验证能力是否具备。
大家看622A的第一个词是“确定”,不是“规定”和“确认”,有些不同。
规定应是明确的要求,一般是成文的
确认可以是确认有效性、充分性等
从6.3、7.1、7.2.1、7.3.1等条款都有确定的要求,主要还是指策划

kojak585 发表于 10-22 10:36:52

551强调的是职责和分工,622A强调的是人员能力。把两者拉在一起,有些牵强。

不是有些牵强,而是驴唇不对马嘴

wxsunhao 发表于 10-23 05:53:00

这处问题越来越纠结了。首先,焊工持证上岗,持的是什么证,如果是特种人员操作证,这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安全生产的要求,与质量似乎关系不大。如果硬要在9001里面找条款,也只能是621了,属于没有执行总的条款。不过这一点还是比较勉强的。
如果是技能证,这就要看企业的规定了,如果企业规定了哪一个工序必须有哪一级焊工操作,而现场没有这样做,是不是应该判在751上好些啊?
对这个问题不清楚,看了大家的讨论后还是不清楚。

kojak585 发表于 10-23 08:37:19

wxsunhao 发表于 2011-10-23 05: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处问题越来越纠结了。首先,焊工持证上岗,持的是什么证,如果是特种人员操作证,这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是 ...

你的补充很好,说明了对焊工的两个证(等级资格证和操作证)的管理区别。
焊工等级资格证,一般由不同行业相关单位颁发,如对Q420高强钢焊接,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家电网公司钢结构焊接技术指导委员会、国家电力行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工程建设焊工技术考试委等单位核发的焊工等级资格证或合格证。
焊工操作证一般由安监部门核发,统称《特种作业操作证》,注明许可的特种作业类别;但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则由质检部门核发《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焊工等级资格证主要从焊接质量技能角度考核,焊工操作证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主要从安全操作技能角度考核。两证均反映了焊工的技能水平,只是角度不同,且均要求持证上岗。
至于对焊工未能持证上岗作业,个人认为,开在6.2.1(从人力资源角度)或是7.5.1(从过程受控角度)均可。焊工操作证虽然主要从安全操作技能角度考核,但必须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类似的还有6.3的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对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控制。

kojak585 发表于 10-24 20:28:26

yutianshengzhe问题有二还请指导!一:有证但未能持证上岗,到底判751还是622e?这两者有何区别,从您的描述上看,不能分别。二、您说企业知道法规有要求,却没有安排培训判622b? 此时和您说的真正的无证上岗所判的6.2.1不是矛盾吗?

在回答你的问题前,想先啰嗦几句。
论坛里提问,最好能说明你的问题的背景情况,1)是考试题目的,请给出完整的题目内容;2)是对标准要求理解的,请说明具体不理解的地方;3)是实际审核中碰到的问题,最好请说明审核大致的背景情况。

一:有证但未能持证上岗,到底判751还是622e?这两者有何区别,从您的描述上看,不能分别。
在考试无法追溯的情况下,我个人支持判751未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因为对某些人员来说,持证上岗是过程受控条件之一,未能持证上岗,当然不满足751规定;如实际审核对未能持证上岗能追溯到是证件未能有效保持,既可判622e(未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不符合,也可判751(未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不符合,当然判622e更近些。两种判法出发点不同而已。

二、您说企业知道法规有要求,却没有安排培训判622b? 此时和您说的真正的无证上岗所判的6.2.1不是矛盾吗?
不矛盾。在考试题目未给出企业是否知道相关法规要求时,对真正的无证上岗你只能判621不符合,判622b是你在推测企业知道相关法规要求且未安排培训!在实际审核时,发现某员工无证上岗,如条件许可(不是任何情况下你都有条件去追溯的),审核员应追溯企业是否是否知道相关法规要求,如知道但实际未培训,判622b;如知道且已培训但尚未发证,我一般不判不符合但会沟通要求;如不知道相关法规要求,判622a。
p.s.我在3L的发言是针对考试题而言的(原帖的回复是在“ 考题讨论区”里的)。

guogongjie 发表于 10-24 20:38:44

:victory:很有内容,背景、追溯很重要!

无锡安心 发表于 10-28 16:14:02

参考:http://www.isofans.com/thread-18739-3-1.html

kojak585 发表于 10-28 17:37:01

无锡安心 发表于 2011-10-28 16: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参考:http://www.isofans.com/thread-18739-3-1.html

41L的这个回复太简单了,有参考价值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特种作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