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iji 发表于 7-21 17:05:08

审核员有“一厘米主权”吗?

“柏林墙”的倒掉,引出了“一厘米主权”。
现在服务于各机构的审核员究竟有没有“一厘米主权”?

kojak585 发表于 7-21 19:59:04

愿闻其详
何谓“一厘米主权”?

wxsunhao 发表于 7-22 06:34:50

一个关乎“最高良知原则”的著名判例――柏林墙推倒后审判东德警察一案。倒墙的前两年,东德一个名叫亨里奇的守墙卫兵,开枪射杀了攀爬柏林墙企图逃向西德的青年克利斯。1992年2月,在统一后的柏林法庭上,卫兵亨里奇受到审判。他的律师辩称,他们仅仅是执行命令的人,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罪不在己。法官当庭指出:“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即只开枪而故意不打中),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意思是,任何人都不能以服从命令为借口而超越一定的道德伦理底线。

wxsunhao 发表于 7-22 06:36:40

在网上搜索了下,我觉得审核中不应该存在“一厘米主权”,咱应该是以标准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而且我也不赞成这个所谓的“一厘米主权”

kojak585 发表于 7-22 07:51:32

只要审核员的心中还有良知和诚信
如何处理“一厘米主权”不难

cindy—_lee 发表于 7-22 09:16:23

“一厘米主权”用在审核行业中,我认为是对审核员基本素质的要求。要真正了解企业运行的事实真相,真的不是能在审核日里能真正了解清楚的。到企业审核,实质就是抽样。抽样的手法和数量就凭审核员的经验;在审核过程中,能准确的判标,并能帮助企业分析出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这些都是对审核员基本素质的要求。

popzhang 发表于 7-22 09:37:42

“良知 ”有认定的标准吗?”农夫与蛇“的寓言大家都学过,农夫的良知被蛇咬死了。假如在战场上,你给了你的敌人“一厘米主权”,你的敌人会给吗?假如所有的枪口、炮口都执行“一厘米主权”了,那还打什么仗啊。
可能举的例子不一定合适,但我还是认为”没有规距不成方圆“,规距的口子轻易开不得。关健这个度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可能统一。

popzhang 发表于 7-22 09:42:28

老是提示”你的帖子包含不良信息“,看看没什么啊?谁知道哪些词语属于”不良信息“啊?告知一下咱下次不用了成不?否则帖子老发不出去,急死人了。

喜笑颜开01 发表于 7-22 11:25:09

我很赞成“一厘米主权”,是在原则下适当地做些人性化处理,这样既指出了问题,也能解决问题。但这个“主权”决不能滥用。

songweihuay 发表于 7-22 11:26:37

我理解楼主的“一厘米主权”,是说审核员要有良心,是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要能做到公正地判断是非。只能说这些了,或许楼主能懂得。

lixiji 发表于 7-22 19:42:51

回复 kojak585 的帖子

非常赞同,我的本意即是如此!
本贴是最近看到一些如“陷阱”“认证很烂”之类的帖子有感而发。
本人倒是更愿意与坛友们探讨,是否可以反向思维:目前很多机构用行动证明,只要愿意支付费用,就能保证获取认证证书。而我设想由校长或某人注册“认证公司”,反其道而行之。不认认真真、确确实实贯标,绝无可能获证。我机构需要2倍于CCAA的人日数,大于2倍的最低限价费用实施审核。当然我机构的审核人员日均审核收入K元以上,并且绝对不需要被审核组织支付任何交通、餐饮等费用。我们自驾车、自带饮水上门审核。假以时日,我机构当有很好的审核队伍和很好的客户群。可行吗?
比较一下当前的大学文凭。可以认为,父母能够支付学费,子女基本可以取得毕业证书。但要“清华、北大”证书,谈何容易?
今后是否会有这样的公司吗?招聘人员时,需要“清华、北大”证书。开发供应商时,需要我们机构的体系认证证书。那该是多么美妙啊?
但愿这不是白日做梦!

rml 发表于 7-22 20:11:39

kojak585 发表于 7-22 20:26:24

lixiji 发表于 2011-7-22 19: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kojak585 的帖子

非常赞同,我的本意即是如此!


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handshake
可惜,目前国内的、国外在国内从业的认证机构高管们基本都是短视的,大家都在认证市场上拼价格,认证走过场甚至只要给钱就敢发证,审核员的收入同比环比日趋下降,审核人日一降再降,认证市场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
大家都忽视了高端客户对认证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其实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只要你作出品牌和知名度,何愁没有客户?

古绛新人 发表于 7-22 21:44:15

支持popzhang的观点,公民道德办案与企业行为的办案不一致吧

wxsunhao 发表于 7-23 05:28:43

首先,我是不赞成这个所谓的“一厘米主权”的,这完全是一个阶级事后对另一个阶级的报复行为的借口,其次,在审核中,咱们本来就应该遵循审核的要求,没有人要求你高抬贵手,放过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审核员应用这个“一厘米主权”太多了些,完全超出了良知的范围

sxlihong0016 发表于 7-24 10:26:26

我是不赞成这个所谓的“一厘米主权”的,
这完全是一个阶级事后对另一个阶级的报复行为的借口。

lixiji 发表于 7-24 22:02:28

有些坛友从其他角度对“一厘米主权”提出了尖锐的看法,实在是我始料不及的。
当然“人各有志”也很自然。我仅仅是建议,如果有时间和兴趣,可以看看最新一期的《读者》(2011年15期)的一篇文章《理性的声音》。

kojak585 发表于 7-24 22:14:40

lixiji 发表于 2011-7-24 22: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些坛友从其他角度对“一厘米主权”提出了尖锐的看法,实在是我始料不及的。
当然“人各有志”也很自然。 ...

经常有德国人问我,最喜欢德国的什么?

  如果只让我说一样,那我的答案是——德国的知识分子。

  德国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很独特的团体。他们很少趋炎附势,也很少加入万众的狂欢。他们和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触动了他们底线的时候,他们会发出强有力的声音。

  德国前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出身贵族,39岁,法学博士,英俊潇洒,善于与媒体周旋。他太太是俾斯麦的后裔,年轻貌美。最打动德国大众的是,有一次他站在家族的城堡前面,指点着家族的大片森林田地说,他从政不是为了替自己谋利益,他并不需要这些。一时间,他人气急升,他和太太的照片几乎覆盖了德国所有的杂志和报纸,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默克尔,大有下一届总理非他莫属之势。

  不料,今年2月突然曝出,这位政治新星的博士论文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抄袭。一时间,朝野震动。反他的,挺他的,吵成一片。古滕贝格马上表态愿意接受学术委员会的审查,并立刻放弃博士头衔。他的态度获得了媒体和民众一边倒的支持。于是默克尔表态说,她任命的是一位国防部长,而不是一位学术研究人员。他的工作很胜任很出色,应该继续留任,这一切跟博士学位无关。

  眼看这场政治风波渐渐趋于平息,就在这时,德国2000多名教授学者联名写信给默克尔。他们说,身为物理学博士的默克尔女士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德国科研和学术领域的价值和荣誉”。她的这一态度将影响德国未来年轻人治学的严肃和科研的态度。

  最后,国防部长不得不黯然宣布暂时退出政坛。

  再说最近击毙本·拉登一事。默克尔当天表示,她很高兴听到击毙拉登的消息。就这样一句话,引起知识分子的强烈不满。有一个法官甚至准备起诉默克尔。他说,作为一个基督教民主党的领袖,默克尔应该了解基督教规,人的生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任何时候都不应该为一个人被剥夺生命而表示喜悦,哪怕那是一个罪犯。默克尔马上公开承认错误。但是,知识分子们继续不依不饶。他们认为,美国擅自进入一个主权国家,大开杀戒,不符合民主的原则。并且,对于这样一个罪犯,应该在审判定罪以后判处死刑。现在这样的行为,其实是一场谋杀。

  很多时候我并不完全赞成这些人的观点。我觉得他们经常站在道德的高地对一切事物指手划脚。但是,我赞美他们的存在。因为这是一个充满理性的声音。这个声音从中世纪到现在,有时微弱,有时强大,但是,它从来没有沉默过。

  (本博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chengweideguo)

贴出来大家不妨一读

sgene 发表于 7-26 15:40:40

学习了,值得思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审核员有“一厘米主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