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ISO9000/9001标准内容本身欠妥之处提出修改建议之三
第三弹GB/T 19001-2008 & ISO9001:2008 7.2.1条款
原文: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组织应确定:
a)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 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 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
d) 组织认为必要的任何附加要求。
改后: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组织应确定:
a)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 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 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
d) 组织认为必要的任何附加要求。
建议增加:组织应确保相关人员知道上述要求。(The organization shall ensure that relevant personnel are made aware of the above requirements.)
理由:实际执行标准时,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特别是b、c部分的要求)未被相关人员完整理解掌握的,司空见惯。现行标准仅在7.2.2中对变更的产品要求有类似控制规定: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
7.2.1可以视为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源头,标准各处再三强调的“满足要求”基本都是来源于此,因此“组织应确保相关人员知道上述要求”。
觉得没有必要,在管理职责一章里关于沟通的相关内容已经表述得很清楚,个人建议,供参考 biewenhua 发表于 2011-7-18 09: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觉得没有必要,在管理职责一章里关于沟通的相关内容已经表述得很清楚,个人建议,供参考
那里太笼统,这里应具体化 kojak585 发表于 2011-7-17 22: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三弹
GB/T 19001-2008 & ISO9001:2008 7.2.1条款
有这个必要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仅仅是7.2.1 建议增加所谓:组织应确保相关人员知道上述要求..... 。 biewenhua 发表于 2011-7-18 09: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觉得没有必要,在管理职责一章里关于沟通的相关内容已经表述得很清楚,个人建议,供参考
你是指5.5.3内部沟通吧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这里强调的是对QMS的有效性进行沟通,与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沟通是有区别的。实际审核多了,你就会知道这个沟通的重要性。 个人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标准一般“惜墨如金”,太啰嗦了就没有权威性了。君未听“半部论语治天下”吗? 刘合明 发表于 2011-7-18 23: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标准一般“惜墨如金”,太啰嗦了就没有权威性了。
惜墨如金?
你知道2008版增加了多少注解补丁吗?可能你习惯了打补丁。。。 dflj 发表于 2011-7-18 13: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这个必要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仅仅是7.2.1 建议增加所谓:组织应确保相关人员知道上述要求.... ...
7.2.1可以视为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源头,标准各处再三强调的“满足要求”基本都是来源于此,“组织应确保相关人员知道上述要求”你说有必要吗?
如无必要,7.2.2的“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是否也可以改改了?“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是否多余? rml 发表于 2011-7-23 08: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组织作出正式的承诺之前,这些要求在总体上都只是“待确定”的非正式的要求(尽管部分可能与原有要求重合 ...
你的言外之意是,7.2.1的要求在组织对外作出承诺前是无法确定的,是吧?
你何不建议删除7.2.1的“确定”一词?因为按照你的理解和解释,组织是无法执行标准的“确定”要求的。呵呵~~ rml 发表于 2011-7-23 08: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组织作出正式的承诺之前,这些要求在总体上都只是“待确定”的非正式的要求(尽管部分可能与原有要求重合 ...
对正式要求的传递才有意义?
是否你认为组织只能传递已签订的合同订单的要求内容?
对大量的合同订单中约定的“按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内容,组织应该在何时传递这些要求?
对口头订单合同涉及的721的内容应该在何时传递这些要求? rml 发表于 2011-7-23 08: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组织作出正式的承诺之前,这些要求在总体上都只是“待确定”的非正式的要求(尽管部分可能与原有要求重合 ...
在721条款后增加“组织应确保相关人员知道上述要求”,涉及这些要求是“正式的要求”还是“非正式的要求”定义吗?涉及何时传递上述要求给相关人员的内容了吗?
721要求组织确定的abcd,a通常与合同订单直接相关,b一般不会在合同订单约定的内容中出现,cd的大部分内容一般组织应在签订合同订单前提前确定。相信你应该知道哪些要求应该在何时传递、确保组织的相关人员知道(至于具体人员的范围,由组织自己确定)。
rml 发表于 2011-7-23 09: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销定产方式下,7.2.1a要求源于合同类信息无疑,b要求亦源于合同类信息中所涉产品预期或规定用途,c的来源 ...
721要求需要传递给哪些人员,我的理解
a)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传递至组织内与产品要求符合性有关的所有工作人员,内容应与其工作职责直接相关)
b) 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至少传递至产品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开发、采购供应、生产制造、质检人员等)
c) 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 (至少应传递至产品市场营销、设计开发、采购、制造、质量检验、产品运输人员等)
d) 组织认为必要的任何附加要求。 (基本同c)
放到722里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思路。如下
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组织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收合同或订单的更改),并应确保:
a) 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b)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
c) 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d) 组织相关人员知道已确定的要求。(The organization shall ensure that relevant personnel are made aware of theconfirmed requirements.)
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发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收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 rml 发表于 2011-7-23 10:32 http://www.isofan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kojak585 的帖子
放到7.2.2要好很多。但——
上面的修改的确会产生你说的误解。下面这样改后应该比较合适了:
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组织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完成(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收合同或订单的更改),并应确保:
a) 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b)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
c) 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发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收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组织应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确定的要求(见7.2.1)。【The organization shall ensure that relevant personnel are made aware of theconfirmed requirements(see 7.2.1). 】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
学习、体会!@ 扯蛋的论坛改版,改的没头没脑了 :@ kojak585 发表于 2012-4-14 1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扯蛋的论坛改版,改的没头没脑了
是的,全部顺序都错了 rml 发表于 2011-7-23 09:51
以销定产方式下,7.2.1a要求源于合同类信息无疑,b要求亦源于合同类信息中所涉产品预期或规定用途,c的来源 ...
确实如此。有个问题请教,公司的评审表上要求各部门都根据职责确定相应的产品要求,但老板说这都是形式,但怎么才能不做成形式呢?由老板自己评审? rml 发表于 2013-7-26 17:33
目前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的确基本上做成了无用的形式——往往对常规性工作进行重复的可满足性评价,但 ...
因为签字人不负责任,所以只是填张表单而已,大家又觉得是形式,但不用评审表,恐怕连责任都分不清了,可以说,虽然未必完全是实质,但比没有还是有所进步的,可以这样说吗?
因为体系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或者说体系是在认定签字确认是要负责任的基础上,签字才有意义,不然只是形式了,所以我认为9000的要求不是形式,只是我们把它做成了形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