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collion 发表于 9-2 14:39:34

比较少见偏的题

1、SPC可用于()A、评价过程变异   B、评价过程稳定性  C、评价过程变化趋势   D、以上全部 2、过程能力分析用来(  )A、评价设备的生产能力B、评价产品质量的发展趋势C、孤估计预期的不合格品数量D、预测设备的无故障运行的概率 3、描述计量型数据的是( )A、茎叶图  B、二项分布  C、超几何分布   D、正态分布 4、某厂质量目标规定了,但审核员询问时,发现几个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对该质量目标理解不一致。判哪个标准?
请说明解题思路和理由:

emeipengxu 发表于 9-2 21:37:15

1 D
2 C
3 ABCD
4 5。3

philcollion 发表于 9-2 22:10:36

不好意思,忘了提醒2-3是多项选择。

emeipengxu 发表于 9-2 22:14:31

2 BC

wxsunhao 发表于 9-3 07:05:39

2 BC
emeipengxu 发表于 2010-9-2 22:14 http://www.isofans.com/images/common/back.gif

你前一个不对,这个也是不对的。BC是计数的,AD才是计量的。

carollie 发表于 9-3 09:04:46

过程能力的主要用途是:用来评价过程连续生产符合规范的输出能力,并估计预期的不合格品的数量,他还适用于评价过程的任一部分如某一特定机器的能力。
根据该定义我认为第二题应选择A,C

无锡安心 发表于 9-3 10:47:04

3、描述计量型数据的是
A、D

无锡安心 发表于 9-3 10:55:11

过程能力的主要用途是:用来评价过程连续生产符合规范的输出能力,并估计预期的不合格品的数量,他还适用于 ...
carollie 发表于 2010-9-3 09:04 http://www.isofans.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与A相关的是CMK

无锡安心 发表于 9-3 10:58:53

关于第四题,审核员不妨换位思考,你希望他在哪方面改进,就判哪条。
我的思路是,员工对质量目标的理解不一致,那么也不会认识到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可以说,该组织在质量意识的培训、教育方面做得不够。
故判6.2.2d)

dicky 发表于 9-4 20:47:48

第四题,我和无锡安心的想法是一样的。

amigasa 发表于 9-4 22:30:52

amigasa 发表于 9-4 22:33:39

beibeikang 发表于 9-5 18:03:13

我同意无锡安心6.2.2d

maling 发表于 9-5 20:26:49

1)D
2)AC
3)AD
4)553

qman 发表于 9-5 20:40:56

1、SPC可用于(a,d)
A、评价过程变异   B、评价过程稳定性  C、评价过程变化趋势   D、以上全部
用控制图来理解吧,其可以
1. 监视一个稳定的过程中是否存有异常波动,所以可以选a;
2. 研究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所以可以选b;
3. 过程变化趋势属于异常波动和正常波动的识别范畴,从考试
技巧角度看,不推荐选c。个人也不认为c是合适选项。

2、过程能力分析用来( c,d )
A、评价设备的生产能力
B、评价产品质量的发展趋势
C、孤估计预期的不合格品数量
D、预测设备的无故障运行的概率
1.过程能力是将过程的波动幅度和波动位置度的整合起来放到
允许区域范围内活动的舒服度,它不属过程产能概念,故不选a;
2. 它研究的是能力,不是趋势,故不选b;
3. 获知其能力大小可估算其预期胜算率,故可选c;
4.当这过程是特指某具体设备自身的工作波动幅度和波动位置
度时,结合其工作波动极限位置距离已知的安全红线的参数可
以预测其故障率,故可选d。


3、描述计量型数据的是( )
A、茎叶图  B、二项分布  C、超几何分布   D、正态分布
机械记忆题,无需深入探究。考QMS审核员不同考质量工程
师,该记的一定要记。

4、某厂质量目标规定了,但审核员询问时,发现几个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对该质量目标理解不一致。判哪个标准?
组织目标应该是来自一个头的,不是来自两个头,因此含义应该是不二的。
员工对质量目标理解不二是组织内部沟通有效的证实。但对目标理解不一
未必就一定是内部沟通无效,不过从应试角度看,俺推荐判553。

dlp666 发表于 9-6 16:22:49

第四题应属于组织内部沟通存在障碍

无锡安心 发表于 9-6 21:06:31

第四题无锡安心纯粹就是在猜,没有事实证据。
amigasa 发表于 2010-9-4 22:33 http://www.isofans.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请问:您又有什么“事实证据”证实我“纯粹就是在猜”?

无锡安心 发表于 9-6 21:08:15

判5.5.3者,我请你们站在企业的角度,如果审核员给你们开这条不合格,你们打算如何采取纠正措施?

qman 发表于 9-7 23:16:47

上传下达没有做好,政令不通。就此不应把板子打到员工缺少意识和知识不够的屁股上,组织的宣传机器(553)不能满足管理要求啊。
蒋校长呕心沥血的培训如此厉害不及毛哄哄屁屁响的宣传机器啊,审核员的判标要帮助组织提高啊。。。

dlp666 发表于 9-9 16:56:31

回复 18# 无锡安心


看了大家的讨论,我开始改变看法了。

第四题的问题出在组织在培训上做得不够,我前面判5.5.3有点不妥。

无锡安心 发表于 9-9 23:33:08

我们都是随便忽悠写些措施回复所谓问题的,
不大可能审核员认为是哪是问题就当哪是问题。

因为审核员毕 ...
qman 发表于 2010-9-7 22:40 http://www.isofans.com/images/common/back.gif


审核员就是因为知道你们是随便忽悠,所以也随便开点不合格来忽悠你们。
——你们白化了钱,还做了些无用功,却还在沾沾自喜。
你这心态也能做好“qman”?

无锡安心 发表于 9-9 23:39:09

上传下达没有做好,政令不通。就此不应把板子打到员工缺少意识和知识不够的屁股上,组织的宣传机器(553)不 ...
qman 发表于 2010-9-7 23:16 http://www.isofans.com/images/common/back.gif


你这说法很有道理!
中国的企业质量体系搞得如此之差、烂,根源确实在于组织的老板。但审核时,不能因为老板是问题的根源就把不合格都开给其老板啊

qman 发表于 9-10 08:11:17

是的,大家都在心照不宣。组织买张证书忽悠
客户,实际客户也不是傻瓜,不看那证书的,无非走
个过场。认证机构更是明白人,帮组织老板一起忽悠大
众,混点银子。所以最终审核员成了现实的棋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比较少见偏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