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经过受审核方确认的不符合是无效的。这话对吗?
没有经过受审核方确认的不符合是无效的。这话对吗? 我认为不对的。 不符合的条款和结论是审核组根据审核准则判断得出的,这些是审核组的职责,不需要受审核方确认。所以“没有经过受审核方确认的不符合是无效的。”这句话错。 感觉有争议.一般情况下,在确定不符合报告之前,应与受审核方沟通,得到受审核方的理解和确认。虽然标准没说必须得受审核方确认,但是,认证公司开据的不符合报告都有受核方管理者代表和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的签字。 只能说出这题的老师有些问题。 学为考试 发表于 2012-8-14 2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符合的条款和结论是审核组根据审核准则判断得出的,这些是审核组的职责,不需要受审核方确认。
所以“没 ...
观察项不需要确认,正式的不附合报告需要受审核方签字确认。虽然标准没强制要求。现实似乎都在这么做。
通常情况下,第三方认证审核末次会议之前都与受审核方沟通,对未达成一致意见和示解决的问题,审核组进行记录,必要时通报审核委托方。 不符合报告先由受审核方确认,如果受审核方不确认,并不说明不符合无效,审核组应通报审核委托方。 查一查参加审核员培训的教材,好多教材都讲到这个问题。
“不符合的条款和结论是审核组根据审核准则判断得出的,这些是审核组的职责,不需要受审核方确认。”
这句话是我从某机构的讲义上一字不差照搬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受审核方确认不符合项,确认的目的是:针对审核证据进行确认,审核证据要以事实为基础。实质上不是确认不符合的条款和结论,正如“学为考试”老师所说的“不符合的条款和结论是审核组根据审核准则判断得出的,这些是审核组的职责,不需要受审核方确认。” 受审核方对不符合项的确认,是对不符合事实的确认,对不符合判定和性质的是审核员的职责。应该与受审核方进行沟通,受审核方的确认不是必要条件。 “没有经过受审核方确认的不符合是无效的”。首先判错,因为受审核方未确认,不等于不符合的事实是不成立的,只要是不符合事实存在,不符合就有效。 谢谢,学习了,各位老师的分析让我对判断的对错更明了了,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emeipengxu说: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实际相反。
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审核员认为组织的体系没有太大问题,有把握通过认证;那么就准备开出的不符合项与受审核方商量,让他们挑一个容易整改的。在现实中,开出的不符合项基本都得到受审核方认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