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帖我回复了一小半,感觉太累了,真的就如13楼所言——休息了。今天下午出去玩一下,整理也行装后版 ...
我强调返工与返修的目的,主要是让大家在理解标准要求时,紧扣实质内容。
你说,顾客对事故车辆要求恢复到出厂水平,这时已经不是返修的要求了,而是返工的要求了,修理厂如果经评审答应了顾客的要求,就应按出厂标准来检测合格后再交付顾客。
你认为返修后的产品可能存在成为合格品的可能,我认为这种观点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因为这涉及判定标准的选取问题,正如你自己说过的“返修必定有返修的合格判定标准”,要判定返修后的产品是否成为了合格品,就必须按照原合格品的判定标准来验证评价返修后的产品,否则讨论这种可能性有意义吗?但是,你本来是进行返修的(满足预期使用功能为目的),组织会按照原合格品标准来验证返修品吗? 产品所谓合格与否,是指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返工后产品是否合格,是指是否满足原规定要求,因为其目的就是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原规定要求;
返修后的产品自然也有判定其是否合格的问题,但因为返修的目的不是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原规定要求,而仅是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要求(这个预期用途可能与原产品规定的预期用途一致,也可能有差别,不一致;无论如何,这个要求都不同于对原合格产品的完整要求,都比原合格产品规定要求的范围及内容要小),因此判定返修后的产品是否合格,应按照是否能满足预期用途这一新标准来判定;所以,不存在判定其是否满足原规定要求的问题。
不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是否能更好的说明上述观点。
笔记本电脑在生产、销售、使用环节均可能出现下面的问题:硬盘有物理坏道造成无法正常开机使用。下面就可能的几种情况分别说明返工与返修的差别:
1)生产过程在产品终检时发现上述问题,此时应返工处理,使不合格产品符合出厂标准规定要求(假设规定有65项必检检测项目,返工后的产品应确保此65项产品检测项目全部通过合格方可出厂),否则做降级、改作他用或报废处理;
2)销售过程在用户开箱验机时发现上述问题,此时也应将不合格产品返厂进行返工处理,使不合格产品符合出厂标准规定要求(返工后的产品仍应确保此65项产品检测项目全部通过方可合格出厂),否则做降级、改作他用或报废处理;
3)用户购机使用一个半月后发现上述问题,厂家给用户维修,此时为返修处理,厂家应解决不合格笔记本电脑的预期使用功能问题,返修后应使故障电脑能满足预期使用功能要求(假设此使用功能部分涉及5项产品出厂必检检测项目,厂家应确保返修后的产品通过此5项出厂必检检测项目,合格后交付用户;但厂家不负责确保返修后的产品能完全符合原65项产品出厂必检检测项目的全部要求,如外观、显示屏亮暗点数量问题等)。这样的返修处理可能更换了与原配硬盘不同规格型号或厂商的新硬盘(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某些部分),只要新硬盘的综合性能不低于原硬盘,且返修后的笔记本电脑能满足预期正常使用功能要求即可。
4)是不是用户使用过的产品一定只能返修处理不能返工处理呢?不一定!还是那句话,根据对不合格品处置的不同目的来确定是返工还是返修。如用户购机后一周内出现上述问题,按照目前的电脑产品售后服务相关规定及一般厂家的承诺,在排除了用户人为原因责任后(即厂家三包免责条款规定),此时用户可选择免费修理、换机或退货。如用户选择免费修理(此时用户的目的是确保机器能正常使用),厂家按返修处理流程实施,具体可参照上面3),返修是否合格的标准一般是“修理后的产品能否正常使用”亦即返修后的产品是否能满足预期用途要求;如用户选择换机或退货(在不影响厂家二次销售的前提下),厂家对用户退回的问题电脑,一般按返工处理流程处置(此时厂家的目的是让机器能二次销售),具体可参照上面2)进行,返工是否合格的标准一般为是否满足产品的出厂检验标准要求。
以三种类型解析不错 比较直观理解
1)生产过程在产品终检时发现上述问题,此时应返工处理。
2)销售过程在用户开箱验机时发现上述问题,此时也应将不合格产品返厂进行返工处理。
3)用户购机使用一个半月后发现上述问题,厂家给用户维修,此时为返修处理。 rml 发表于 2012-3-5 01: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来了。找了半天,写了半天。一不小心摁错了键——没了。简单点。只说你的4个问题。
1)不说别的了,只 ...
你完全曲解了我的意思。
再次重申,返修是基于为使不合格产品(3.4.2)满足预期用途目的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因此讨论返修后的产品是不是原定义的合格品没有意义。 hblilei168 发表于 2012-2-25 16: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返工后产品有合格和不合格,但返修后的产品一定是不合格的
不一定是合格品了 rml 发表于 2012-3-5 10: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尚未表述我的意思。只是提了针对你的4点提了问题。难道是后面概括得不对?
请完整理解我33楼的举例说明。
降级、改作他用或报废处理是对返工处置措施的后续可能的处置办法。 rml 发表于 2012-3-5 1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完整地拜读了33楼。只是,对于正确的和本来就无争议的就不用讨论了。可能会有太大争议的暂时搁置,挑了 ...
一、1)2)很明显更符合“返修”定义,为什么不能是返修?
1)2)的目的是为了产品销售,厂商应该确保所销售的产品符合规定的出厂合格产品标准要求,符合返工的定义“为使不合格产品(3.4.2)符合要求(3.1.2)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不符合返修的定义“为使不合格产品(3.4.2)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二、3)4)还是厂商的“不合格产品”吗?它们是否需要按标准8.3“不合格品控制”的要求实施控制?
在实施3)4)的处置措施前,问题产品当然还是厂商的“不合格产品”,必须按厂商自己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实施控制,也必须符合9001标准8.3的规定。
又:降级或报废不可能也是返修措施的后续处置办法吗?
降级或报废完全可能也是返修措施的后续处置办法,但对我33楼的“硬盘有物理坏道造成无法正常开机使用”,如返修后仍未恢复正常使用功能,降级恐怕不合适。 rml 发表于 2012-3-5 12: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我只针对了你33楼1)2)中“降级”部分。这部分的实际效果应是“虽然不符合原规定要求,但能满足其预 ...
没有采用你33楼的“硬盘有物理坏道造成无法正常开机使用”的例子。因为这作为实例不可能出现。
这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个真实事件,你想不到,不代表不可能发生。
好精彩的辩论 作为新人真的是收益匪浅啊~ 返修不属于纠正的示例 返修不是纠正的示例 有认为拆分的嫌疑,因为返修的一定是不合格品,所以修后合格的一定不是返修,是返工。有这种逻辑,就没法再论了。呵呵。 高手过招,我们从中学习受益! bigfool 发表于 2013-6-20 15:46
有认为拆分的嫌疑,因为返修的一定是不合格品,所以修后合格的一定不是返修,是返工。有这种逻辑,就没法再 ...
bigfool 名副其实啊
返工与返修都是针对不合格品所采取措施的一种活动;之所以有区分,就在于目的不同,叫法上才有区别。如果你连这点基本逻辑都搞不明白,就真没法跟你再论什么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