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nyzsf 发表于 7-21 12:42:52

案例分析题讨论

审核员在对分割鸡肉加工厂的排酸车间进行检查时发现鸡肉的排酸温度为0-4度,排酸时间为40分钟,同时鸡肉在浓度25-50PPM之间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40分钟,企业将上参数作为关键限值进行监视;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监测方法是采用次氯酸钠试纸。试纸精确度范围75、100PPM,监视频率为每小时,温度监控采用温度计,误差为0.1度,时间是通过控制屠宰过程传送速度来满足,排酸车间基本为密封状态,温度控制良好;企业为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达到要求,每半天换一次次氯酸钠溶液。
本人认为不符合:7.6.3-关键限值排酸温度为0-4度,无考虑温度计的误差和监控的波动因素,难以确保小于4度;
                        7.6.4排酸时间不能用控制屠宰过程传送速度来满足,不能真实已进行监控;
                         8.3次氯酸钠浓度监测未能使用相应浓度的试纸,监控失效;
                         7.6.5所规定的半天更换一次次氯酸钠溶液,不能确保浓度的符合;
                         7.2.3 车间无通风,不符合标准的环境要求;
以上答案是否对?请各位楼主指点,谢谢!

76年的猪 发表于 7-22 08:02:09

楼主的标准条款令人费解7.6.3,7.6.4,7.6.5

fannyzsf 发表于 7-22 14:02:28

请76年的楼主指点一下,谢谢!

iso一杯清茶 发表于 7-25 13:31:40

本人认为可能存在以下需要考虑的问题:
1.次氯酸钠浓度的监控不能满足要求.消毒浓度要求25-50PPM,而试纸最高精度是75PPM,显然不能满足监控要求.
2.企业确定的关键限值是时间40分钟,而实际上监控的传输速度,也是不符合要求的.实际上可能监控速度更加符合控制实际情况,但是必须对时间和传输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确认.所以关键限值的认定不一定符合实际控制要求
3.每半天进行更换一次,是否能确保浓度持续符合要求,需要进行确认,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
4.监控频率存在问题,排酸时间是40分钟,而监控频率为1小时,能否确保受控?
5.温度计的使用基本符合要求,精度为0.1,本人认为能够满足控制要求,但是对温度计的校准控制要求必须满足,需要有证据证明其满足的要求.
供参考

jiangyu 发表于 3-8 17:35:38

同意shanghan123的看法,,

xiaowai22 发表于 3-20 15:45:36

判标不是只判一条吗?每个案例都只写最重要的问题吗?为甚要这么纠结呢?

王莹123 发表于 8-8 23:14:05

7.6.4捡最主要的内容判,以上的所有措施都是对CCP的监视,方法、频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案例分析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