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jak585 发表于 6-11 16:46:01

“一切为人民币服务”典型案例--谁会去关哈药“污染门”?

2011年6月5日这个红色的星期日,却是哈药集团最黑色的日子,在这一天,世界环境日里,哈药集团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瞩目的焦点,然而并不是因为其被广告吹起来的“名牌药品”而被关注,却是与之完全相反,损害人们健康行为的“三废”直排的环境污染事件被央视曝光。

  哈药集团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因为只要打开电视机,你总能看到哈药的药品广告,哈药宁愿年花费5个亿的广告投入,却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投入在环保上,其年环保预算为1960万元,仅为广告投入的二十六分之一强。哈药集团本是从事服务人类身体健康的高尚事业,而背地里却干着损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事情——破坏环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废水直排松花江,污染水源;废气超标千倍,恶臭难闻,全然不顾周边百姓健康;废渣随意而简单焚烧,倾倒河沟边。这种水陆空立体排污已非一日、一年,并且如此显见的污染环境问题,尽管有环保部门多次要求其限期整顿,也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关注和呼吁,然而,当地政府却视而不见,始终不愿去关上哈药的“污染门”。对于何时能够异地建厂,哈药集团也是闪烁其词,不愿直面,总是借故异地建厂投资巨大会导致企业亏损,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政策支持,就是不愿意缩减广告投入,而增加环保的投入。

  “做良心人,制精品药,追求人类健康”这是哈药的核心理念,“厚德载物,兢兢以强”这是哈药的企业精神。对照哈药“三废”直排污染环境的行为,公众是否会觉得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企业文化理念?

  其实,早在2009年8月,就有媒体曝光了哈药的污染问题,哈药的污染从1959年建厂开始就已经存在,只是那个时期污染很小,而在近十年,哈药的污染已经十分严重。在最近的两年,媒体、民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哈药污染的追问就一直没有停止,在黑龙江多位政协委员联名的提案中就有“硫化氢气体超标1150倍,氨气超标20倍”的实际检测结果,自哈药制药总厂建设投产以来,附近居民对其乱排“三废”的投诉,就从未中断过,可是,却没有人能够关上哈药“污染门”,这是为什么呢?谁会去关哈药“污染门”呢?

  首先,哈药集团的领导和员工不会主动去关“污染门”。虽然哈药有着非常蛊惑人心的企业核心理念“做良心人,制精品药,追求人类健康”和企业精神“厚德载物,兢兢以强”,但这只不过是商人的幡子,追逐利润才是哈药的本质。哈药宁愿花5亿元做广告,却不愿意花2000万元来治污,这是因为投放广告,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的销售,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而投资环保去治污却不能增加眼前收益,况且,哈药领导认为治污花费的是企业利润,能够节省,等于降低了成本,企业变相获益。至于大气污染、水污染,人们健康受损则与企业无关,因为自私成性的企业根本就没有社会公德一词,认为保护环境这不是他们的义务。

  其次,地方政府不会去关哈药的“污染门”。据媒体报道,哈药2010年营业收入180亿元,5年上缴70亿元税金,就是这么一个纳税大户和就业大户,政府又怎么会去关哈药污染门呢?为了留住这样的财神企业和利税大户,面对公众的举报质疑,地方政府就会“睁只眼闭只眼”,或者“捂盖子封口子”;而本该发挥监督和管理作用的环保部门乃至司法部门,也常常会失语、失职、失守甚至充当起“保护伞”的作用。

  最后,当地百姓无权去关哈药的“污染门”。当地百姓面临哈药污染环境的为非作歹行为,虽敢怒也敢言,然而,这种敢怒敢言却没有丝毫作用,媒体曝光,人大提案,政协呼吁都没有能关上哈药“污染门”,那么无权无势的百姓又有什么办法去关上哈药“污染门”呢?

  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哈药仗着对当地政府“贡献巨大”,既能创造GDP,上缴不菲的利税,又能解决就业,还能给政府领导增加作报告的数字,因此就敢利用地方政府“不敢得罪”的心态,不把法律制度放在眼里,当然,我们也别指望哈药会良心发现,道德自觉,主动承担企业的公民责任。

  说句实话,在中国,为了追求所谓的GDP和政绩考核,当地政府早就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眼里,不管白猫黑猫,能够抓到老鼠,赚到钱就是好猫,只要经济发展了,牺牲一点环境算什么。大家只要抬头看看我们的天空,你还能够看到湛蓝湛蓝的天空吗?再低头看看周边的江河,还能看到清澈的水流吗?沙尘暴、酸雨、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等污染天气时有发生,湖泊蓝藻、河流染色、大量鱼类、鸟类死亡等恶性污染事件也频繁出现。类似哈药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地方政府又怎么会牺牲经济发展速度去关闭它们呢?

  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留下一方净水,这是公众的呼吁,也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呼吸顺畅清新的空气,饮用干净安全的水源,享受明净湛蓝的天空,这是生活于斯的公众的权利。科学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主流,类似哈药这种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被遵循自然规律、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经济模式所取代,我们现在是该改变靠低工资收入和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模式的时候了,“虚假”的GDP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我们不能等到污染非常严重时,采取治理呀,因为治理的代价将远远高于污染环境而获得的收入和效益。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当以社会责任为前提,作为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府当以服务百姓为宗旨,作为一个在地球上居住的国家公民当以保护地球环境为己任。如果类似哈药的企业不能自行关闭“污染门”,地方政府为一己私利不愿关闭“污染门”,而法律又不能履行自己的惩处责任,那么就只有我们自己,只要我们停止支持和消费这些不良企业的商品,这种没有道德血液的企业就会因破产而自行关闭“污染门”的。


wxdwyq 发表于 6-11 20:58:45

他们的14001是哪个机构认证的?

kojak585 发表于 6-11 21:47:06

wxdwyq 发表于 2011-6-11 2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们的14001是哪个机构认证的?

http://www.hayao.com/main.asp

找找看

只找到了“2011年4月8日 ... 公司还顺利通过了哈药总厂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 认证复检工作”,哪个机构认证的信息估计已被和谐。

kojak585 发表于 6-11 21:51:30

可笑的“中国国际最具影响力企业文化品牌单位”


kojak585 发表于 6-11 21:53:36

5月10日,国家节水型社会中期评估组来哈药集团制药总考察指导,评估组由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陈明、水利部松辽司李和跃及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十余人组成。哈药总厂是哈尔滨市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单位,副总工程师钱北中代表哈药总厂向专家组汇报工厂节水工作情况,评估组对哈药总厂近年来节水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汇报结束后评估组一行参观了哈药总厂万吨循环水站。

kojak585 发表于 6-11 22:01:41

在创环境友好型企业中倾力

  哈药集团信守“实力愈强、责任愈大”的责任意识,将节能减排、清洁环保,作为负责任的大企业“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每年拿出5%以上共4亿多元的销售收入投入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中。哈药集团所属的骨干企业哈药总厂率先在国内医药企业中首家获得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甲级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对该厂节能减排、环保治理工作检查时,赞扬说,哈药集团是对松花江流域负责的企业。也正是在环保治理方面的舍得投入,他们赢得了世界著名医药企业美国辉瑞公司与之成为合作伙伴的信任。

  哈药集团坚持全年365天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现在,他们又投入4000多万元,正加紧推进三期工程治理制药气味。为从根本上解决环保污染问题,哈药集团还建立了一整套“以防为主”的生产模式,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全程均按照减少污染原则布局,把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当成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落实到责任人,落实到每个生产过程。极大提高产品的“绿色”程度,提升了品牌竞争力。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对所生产药品的质量精益求精,对社会尽心尽责,做医药行业环保模范企业的答卷;以真诚践行着企业越发展,知名度越高,越要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的诺言。

kojak585 发表于 6-11 22:06:43

哈药总厂水陆空立体排污 周边硫化氢超标千倍






zhangshuzai 发表于 6-11 23:20:04

应该关注给哈药做审核的机构,太不负责了。

kojak585 发表于 6-12 00:12:20

zhangshuzai 发表于 2011-6-11 23: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关注给哈药做审核的机构,太不负责了。

只要不少给钱,哪个机构会不发证给哈药这样的大企业?

估计还会在其认证业绩一栏的显赫位置把哈药的名字列出来的 :lol

ipbjyajeDD 发表于 6-12 20:16:55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发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认证标准: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认证范围: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医药中间体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相关管理活动
证书有效截止日期:   2013-10-18

kojak585 发表于 6-12 20:31:56

ipbjyajeDD 发表于 2011-6-12 20: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发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认证标准: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你是哪里找来的这个数据?

archbs 发表于 6-12 21:23:43

企业名称: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发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认证标准: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认证范围: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医药中间体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相关管理活动
证书有效截止日期:   2013-10-18
证书状态:   暂停
以上数据CNCA网站查询

kojak585 发表于 6-14 19:32:56

企业名称: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
发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认证标准:Q2= GB/T19001-2008/ISO9001:2008
认证范围:生猪的屠宰与分割及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的生产和服务
证书有效截止日期:   2013-06-17
证书状态:   暂停
   
企业名称: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
发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认证标准: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认证范围:生猪的屠宰与分割及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的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证书有效截止日期:   2013-06-11
证书状态:   暂停

kojak585 发表于 6-14 19:34:45

企业名称: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证机构: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认证标准: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认证范围:由集团公司统一销售的“三鹿”牌系列奶粉、豆奶粉、液态奶、乳饮料的设计、生产及其管理活动(分场所见附件)
证书有效截止日期:   2009-12-26
证书状态:   撤销

企业名称: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证机构: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认证标准: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认证范围:由集团公司统一销售的“三鹿”牌系列奶粉、豆奶粉、液态奶、乳饮料的设计、生产(分场所见附件)
证书有效截止日期:   2009-12-26
证书状态:   失效

songqing0732 发表于 6-14 20:43:28

现在很多认证机构只要给钱,就可以认证

wxdwyq 发表于 6-18 21:51:07

嗯,出事的都是大机构认证的!!

SZ6909 发表于 7-3 09:58:39

为人民币服务!

seou 发表于 8-1 05:46:08

啊,都是巨人型的机构啊,行业领袖啊, 这样的机构都这样,何况小的,

呵呵,其实,大家都知道,认证并不表明你一定管理水平强,最起码的大部分还是过的去的

学为考试 发表于 8-1 05:50:14

不少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到处花钱买这个名、买那个名,拉大旗,蒙骗百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切为人民币服务”典型案例--谁会去关哈药“污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