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案例分析
顾客投诉是由销售部处理的,审核员看到三个月来共发现并及时处理了顾客对A产品添加润滑油不方便的投诉20起。审核员在审核设计部门时,问了设计部的A产品设计组和其他人员,没有人知道此事。 5.5.3 内部沟通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本来想判7.2.3 顾客沟通,但是想想 销售负责顾客投诉的工作,即确定了有关的安排。同时销售部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发现并及时处理了投诉,即实施了相应的安排,所以并没有不符合,只是没有反馈到设计部门。觉得还是赞同2楼的判断,是内部沟通的不符合 题眼是“问了设计部的A产品设计组和其他人员,没有人知道此事。” 5.5.3 给力kaojak585。支持5.5.3正确 7.2.3c是不是更近点? 7.2.3 C 说的是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实际上销售部已经做好了顾客反馈,抱怨的工作,并及时处理。没有不符合
对于销售部来说,如果没有内部沟通的机制,他也没有责任把信息反馈给技术部。所以这是内部沟通不符合标准。但是如果有规定内部沟通机制,要求销售部把信息反馈给技术部,那就是不符合7.5.1 典型不按要求做事。 5.5.3 沟通的问题 5.5.3内部 沟通的问题 8.5.2
不符合 8.5.2 “组织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重点信息:既然客户投诉已被授权给销售部处理,销售部就应该彻底处理好,不让同类问题再发生。销售部处理顾客投诉按8.5.2正常操作流程应是:销售部接到“添加润滑油不方便”投诉后,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分析原因(组织相关部门分析讨论,特别是设计部)、找到根本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实施纠正、整改验收合格后,回复客户。如果销售部对客户投诉的处理是按8.5.2正常流程进行的,且已处理回复客户投诉20次,设计部肯定知道此事。反推,设计部人员不知此投诉,说明销售部处理客户投诉时没按8.5.2规定进行。由此可见本案例不符合来自销售部处理客户投诉不符合导致,而非总经理、设计部或其他。 这些答案太多了,把人看傻了!考试遇到这么多答案,恐怕..... 5.5.3 沟通的问题更准确一些 培训时,老师给的答案是5.5.3。 5.5.3 内部沟通
5.5.3沟通不到位 很快想到内部沟通,不知道对不对 5.3.3内部沟通 7.2.3似乎更合适, hejy2006 发表于 2011-7-8 18: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7.2.3似乎更合适,
7.2.3更合适?
7.2.3的核心内容是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三个月来共发现并及时处理了顾客对A产品添加润滑油不方便的投诉20起”,组织在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上存在什么问题? 5.5.3更合适 kojak585 发表于 2011-7-8 18:49 http://www.isofan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7.2.3更合适?
7.2.3的核心内容是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三个月来共发现并及时处理了顾客对A产品添加润 ...
5.5.3内部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7.2.3顾客沟通
组织应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
a) 产品信息;
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
c)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首先这个区域是审核销售部,审核的关于顾客投诉的处理,而不是管理层;其次处理顾客抱怨和投诉不应是销售部一个职能部门的事,为何技术或其它部门都不参与(不知情),导致三个月来共发现.......这种对顾客配合和沟通只有态度没有实效,顾客投诉处理的流程或机制一定存在着缺陷,不是吗?难道这就是有效安排? 个人认为5.5.3不是不可以,稍微远些。但从本案例来讲总没有7.2.3更恰当,还望指教 hejy2006 发表于 2011-7-9 08: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认为5.5.3不是不可以,稍微远些。但从本案例来讲总没有7.2.3更恰当,还望指教
这种对顾客配合和沟通只有态度没有实效,顾客投诉处理的流程或机制一定存在着缺陷,不是吗?
上述结论是你的推理,不是审核证据。你与刘合明一样,犯了同样的错。考试时靠推理判标是会被扣分的;现场审核时,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指推理),一定要找到能印证你想法的审核证据,否则,不能开不符合。
至于“首先这个区域是审核销售部,审核的关于顾客投诉的处理,而不是管理层”,注意,5.5.3虽然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但应确保的是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销售部和设计部难道不属于组织内?
至于7.2.3,你用红字标识了“确定并实施”,却忽略了确定并实施的对象是“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题目告诉你的审核证据之一是“三个月来共发现并及时处理了顾客对A产品添加润滑油不方便的投诉20起”,你对及时处理有想法,认为“对顾客配合和沟通只有态度没有实效”,但这只能是你的想法,不能作为审核证据。 呵呵,我可以不认同你的观点,如果按过程方法审核的话,本案例应该是发生在顾客投诉处理流程,您认为合理或者有效的安排是什么,这个同样问题多次发生何谈处理,为何不将此情况反馈至设计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呢。
确定并实施的对象是“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试问如果顾客的抱怨和投诉只是一个职能部门处理,这样的问题何谈有效安排? hejy2006 发表于 2011-7-9 20: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我可以不认同你的观点,如果按过程方法审核的话,本案例应该是发生在顾客投诉处理流程,您认为合理或 ...
没有谁会强迫你认同某一观点,呵呵~~
如果按过程方法审核的话,本案例应该是发生在顾客投诉处理流程,您认为合理或者有效的安排是什么,这个同样问题多次发生何谈处理,为何不将此情况反馈至设计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呢。
正因为销售部门没有按照5.5.3内部沟通控制要求,及时将情况反馈至设计部门,才会造成设计部门的人员对这种情况毫不知情的啊。不知道顾客反馈的产品质量问题,如何从产品设计角度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5.5.3 内部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