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安心 发表于 7-25 00:22:07

回复 1# admin


想考试/面试通过,就按我的答案回答。不要太犟了,否则您肯定错!

到底为什么看这帖——
http://www.6sq.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829&from=home
如果还是看不懂,那您理解能力太差,主观性太强,做不了审核员这一职业!

wxsunhao 发表于 7-25 07:50:20

我的观点还是没有改变,第7章是“产品实现”,而监视和测量是产品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在第7章中进行策划和规定。
第8章是“监视和测量”,由于监视和测量是一个专业的工作,所以另立一章来进行规定和控制。
从执行者的角度来分析,第7章的执行者是与产品实现相关的人员,如采购人员,生产控制人员等。
第8章的执行者是各类检验、审核人员。
所以,如果没有策划设计检验验证,就是第7 章的问题,如果策划了,没有实施,就是第8章的问题。

maling 发表于 7-25 19:37:09

7.4.3       “看依据

yal1998 发表于 7-26 16:08:13

7。4。3强调的是对原料是否符合采购要求进行 验证,而8。2。4是对产品是否满足生产需要的特性进行监视测量

yal1998 发表于 7-26 16:09:17

本题本身就表达的不太清楚,

yal1998 发表于 7-26 16:10:32

15楼的总结很好,基本能区别开7。4。3和8。2。4,这是认证界讨论多年有,有争议

hhxxnn 发表于 7-26 17:39:51

回复 10# czqyntr


    同意楼上的看法!

ywz2468 发表于 7-27 09:29:28

回复 10# czqyntr

应该是7.4.3因为原材料属于采购产品

hailan 发表于 8-26 22:13:25

吧所有的回复看完后,应该是:符合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ziyuexin 发表于 8-31 21:43:57

同意阿瑞1970 的说法。。。

qman 发表于 8-31 23:11:14

俺来学习的,
不再为审核员考试奋斗了,
曾经填鸭记忆的9000审核知识也就差不多被忘的玩完了。。

审核嘛,
重要的是帮助组织提高,
结论不重要,
认同才重要。
因此我现在判743,
如果群众改判了824,
就判824。

ok,这题的正确答案是743(现在时)。

wxsunhao 发表于 9-1 06:39:55

这就是中国式考试的悲哀。审核主要是帮助组织提高,而现在大家都把精力放在判标上。

sreahuang 发表于 9-1 09:05:51

8.2.4,该题强调的是对原料这种产品的检验

无锡安心 发表于 9-1 11:28:55

俺来学习的,
不再为审核员考试奋斗了,
曾经填鸭记忆的9000审核知识也就差不多被忘的玩完了。。

审核 ...
qman 发表于 2010-8-31 23:11 http://www.isofans.com/images/common/back.gif


结论当然很重要,只有正确的把握方向和尺度,才谈得上真正“帮助组织提高”。错误的判断对受审核方一定是有害无益的。
“不求甚解”不是一个优秀审核员或质量人的应有的品质。
因为你的理解还没有到应有的深度,故你现在的答案依然是错误的。
本人和你一样,基本也淡出了审核工作,但学习是不会停止的,更不会因此而误导大众。

hugangkk 发表于 9-1 12:54:10

个人觉得应该判8.2.4,对制浆造纸企业的原料木片进行水分的检验。应该是原材料的检验,产品的监视与测量。

qman 发表于 9-1 22:07:56

版主哦,
这种题目本就是瞎子摸象哦。
你摸的是象肚皮,
因为你的个子高。
更多的人摸的是大象腿,
因为象腿更多。
不要太纠葛瞎子们的结论哦,
众说纷纭时相信群众是种策略。
不仅因为群众的眼睛雪亮的,
更因为组织提高是要依靠群众的,
相信群众吧,
即便群众错误也能自动纠偏的。

不过审核员考试还是要相信CCAA,
不要被群众误导。

俺个人基本没有什么结论,
只是摸像柱子,
至于到底是啥东东不好说,
还是说743吧,
因为群众说是就是。

emeipengxu 发表于 9-1 22:49:03

不同意阿瑞1970 的说法,采购信息与产品特性本身就是相符的,不存在截然不同的。采购信息如果不包括产品特性,供应商无法知道组织采购的产品具有什么特性。而且,采购信息也来自产品特性,和产品特性一样,是工程技术部门或某种标准/规范决定的,而不是采购部门决定的。

本人判824,理由如下:
1、检测的对象是主要形成产品的原材料,这是测试产品特性的一部分。原材料的性质很大程度决定产品的性质。
2、对于如何检测水分,应有相应的检测标准、方法、仪器、人员、环境等要求,组织需进行周密策划,配备必要的条件,得到影响产品特性的准确数据。这与743仅看看供方的检测报告和合格证,或看看来料的外观,试用等程度不同。
3、水分检测后肯定有检测记录,这符合824的要求,而743无检测记录的要求。

无锡安心 发表于 9-2 09:57:23

版主哦,
这种题目本就是瞎子摸象哦。
你摸的是象肚皮,
因为你的个子高。
更多的人摸的是大象腿,
因 ...
qman 发表于 2010-9-1 22:07 http://www.isofans.com/images/common/back.gif

人云亦云?

股市了永远是少数人赚钱,群众亏钱,所以你也去相信群众一起赔钱?

我不是一个自大的人。但在这道题目的学术讨论上,我没有必要谦虚,我摸到的不是象肚皮,而是整头大象!我希望群众都能真正的看清楚真正的大象到底是什么样的。

无锡安心 发表于 9-2 21:33:16

“真理最终是有群众决定的”?——其实每一条真理后面,都带有一个名人的名字。
关于“群众路线”——老毛也是走的群众路线,但能够改变中国命运的,还是老毛这一精英。
“本题信息不充分”“这题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正确的答案”——这仅仅是你在你目前的认知阶段所得到的感觉,但并不是最终的正确结论。

学术讨论原来还涉及“路线”问题,来个上纲上线,还真是第一次遇到。呵呵。。。

qman 发表于 9-3 07:55:13

老大相信所谓的精英,
俺相信群众,
这是个人世界观的不同。
这种差异是合理的,
是自然现象。

就此题的判标结论,
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的。
审核员文化的不同,背景的不同,
组织个性的差异,
时间空间的变化等,
都会造成部分案例的判标结果存有差异,
审核员判标结果差异本不应该存有差异,
但是必须承认部分判标效差异应是允许的,
它是可能合理的,
是自然现象。
不应该因为你搞什么标准学术消除其,
这个没有理由,
因为这种现象这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事物没有绝对的。
因此没有必要去说服别人自由自己是最正确。

套老大的作风,
不谦虚,
纯粹搞学术,
我个人认为这题的答案是大猪,
也认同老大说这是大象,
更认同群众说是象腿。

但仅代表个人意见,
绝无误导群众意图。

论坛还是热闹好,
脑力激荡能蹦出真理。

无锡安心 发表于 9-6 21:49:16

1、你不要叫我什么“老大”,我没资格做你的“老大”,至少,还没学会用写“诗歌”来回帖;
2、你认为我“相信所谓的精英”——错!我也不一定相信精英。我只相信“正确的”!不管其出自于群众还是“精英”。
3、“就此题的判标结论,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的。”——这只是你在目前认知阶段的观点,不能代表其他所有人;
4、本人的给出的答案恰恰是从审核实践中得出的最客观、合理的结果,只有判8.2.4,才能让受审核方没有任何反驳和找借口的余地,是从实践回到理论的结果,而不是你所认为的“纯粹搞学术”。
5、差异可以存在。如果能够消除差异,且带来的结果是“增值”,为什么不去做?既然我是这个分论坛的班主任,有义务引导参与者去正确的思考及给出正确答案而不是误导,这也是我的一贯作风。如不信,您可以搜索一下论坛我所有的帖子看看证实一下。
6、不管象也好,猪也好,还是其他什么动物,都不要仅看到一条腿或其他一个什么器官就当自己全都看见了。

sy9262002 发表于 11-5 14:23:18

反方意见。8.2.4

zh144 发表于 11-14 19:59:56

依据采购信息进行检验是判7.4.3

milu1955 发表于 11-16 23:44:15

因为原料木片的采购,应符合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kathyduan 发表于 11-17 15:46:03

究竟哪一个才是标准答案?

szj0111 发表于 11-23 15:50:12

六楼的是对的!

sy9262002 发表于 11-23 16:28:22

我有了新的想法,这个题迷惑人就在原料这两个字,如果题中说明了是对采购来的原料木片进行水分检测,那绝对是7.4.3了。但题中并没有说原料木片是采购来的,也有可能是企业上道工序加工出来的呢?所以我判8.2.4.

xuke920 发表于 11-24 01:21:35

就近判7.4.3

wyr 发表于 12-5 00:22:58

制造纸所用的一种材料为纸浆是采购物资,所以要判7.4.3

hzliuiyu 发表于 12-8 18:28:40

所谓原料检验应该归属进货检验罗,7.4.3
那么进货检验势必依据一定的检验标准,抽样方法来执行了,抽样方法和接收准则的制定,应归为7.1
实施抽样检验的时侯针对产品的特性的检验,是否按策划的准则接收,那就算在8.2.4了。
最终还是要看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1. 如果是没有实施原料检验,那么判7.4.3
2. 如果是没有制定合适的抽样方法和接收准则,那么判7.1
3. 如果有实施原料检验,一些抽样方法也已经制定,但如果没有按一定的接收准则入库(也就是说有不好的 东西未经批准而放行了)或者未有放行人员(授权人员)的批准而直接转入生产,这些都违反了8.2.4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原料检验应判哪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