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评价标准 一、目的:为了制订对环境影响因素评价的准则。二、适用范围:公司及各下属单位三、职责:由综合部具体实施制定。四、程序:1.确定评价流程分析调查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一确定重要环境因素。2.确定评价方法
采用多因子评价法。3.评价原则3.1
不符合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地方规定的都确认为重要环境因素。3.2
具有较大潜在危害的因素,即为重要环境因素。3.3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时,应从环境方面和经营方面考虑多因素的影响。
(1)环境方面
①发生频次;
②影响程度;
③资源消耗程度;
④影响范围大小。
(2)经营方面
①技术条件;
②竞争的要求;
③相关方的要求;
④经济条件。4.评价实施4.1
评价准备
由企管办准备有关材料,包括:环境因素识别表,环保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和相关材料。4.2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4.2.1
发生频次
a.每周小于一次
n=1
b.每周大于(包含)一次
n=2
c.连续发生
n=34.2.2
影响程度
a.对环境或健康影响较小的
n=1b.对环境或健康影响较大的
n=2
c.对环境或健康影响严重的
n=34.2.3
资源消耗
a.资源消耗较少的
n=1
b.资源消耗较多的
n=2
c.资源消耗严重的
n=34.2.4
影响范围a.影响本岗位的
n =1
b.影响本车间的
n=2
c.影响全公司或整个地区的
n=34.2.5
相关方的关心度
a.相关方的关心度小的
n=1
b.相关方的关心度一般的
n=2
c.相关方的关心度大的
n=34.2.6
公共形象
a.基本不影响公共形象的
n =1
b.影响公共形象的
n=2
c.影响公共形象较大的
n=3
4.3
确认重要环境因素4.3.1
依据4.2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将上述六项之和≥14的环境因素及评价原则规定的环境因素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4.3.2
将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报告送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5.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
更新环境因素20天内应按制度确定该因素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6.相关文件7.形成的记录环境因素识别表(污染物类)环境因素识别表(资源能源类)环境因素评价表(污染物类)环境因素识别表(资源能源类)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基本就是这么多东西了,由于网页支持格式不太好,可以发一个附件给需要的朋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