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weiran 发表于 10-25 11:15:28

现场审核技巧

根据所述情况,请你写出下一步的审核思路:某审核员在现场审核中发现,有一位生产副厂长曾下令在生产中采用一批不合格的钢材,结果导致一批产品不合格。:)

emeipengxu 发表于 10-25 11:23:51

有没有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8.3是如何策划的?谁有不合格品评审权限?如何评审不合格品?这一批不合格产品是如何处理的?

guoweiran 发表于 10-25 11:38:21

可能是这个题不严密,我再提示一下吧:这是审核员掌握的初步线索,要进一步确认上述情况的真实性,也就是要继续获得审核证据,来支持上述审核信息。

guoweiran 发表于 10-25 11:43:52

再补充,上述事实不够客观、全面和准确,要继续获得审核证据,来支持或证明上述事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再一次谢谢你的关注!

guoweiran 发表于 10-25 11:52:44

再出一题,让我们一起讨论:
请你把下述情况作为一个线索进一步追查,并写出追查思路:
某审核员在审核设计和开发的控制过程时,发现设计输入中规定产品的使用环境温度应在-10℃至+60℃之间,设计输出满足了这个要求,设计评审也肯定了这个温度范围。但却发现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本产品应在0℃至40℃的温度下使用,并应在室内、有良好通风的环境中使用,不能直接曝晒于阳光下”。

emeipengxu 发表于 10-25 12:00:05

7.3.4设计评审不充分。产品使用说明书是设计输出一部分,却与输入不符。

guoweiran 发表于 10-25 12:49:20

这个题的意思是要求审核员在审核时要注意过程间的关联关系。在审核中力求澄清有关过程及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亦即不要单纯就事论事地看一项审核发现,而要注意其形成的原因或导致的结果。
    这道题要按照这个思路来考虑!

wxsunhao 发表于 10-26 05:43:18

楼主说的有道理,我觉得设计说明书比输出的范围窄应该承认,说明有设计冗余存在,对顾客没有什么不好的。

guoweiran 发表于 10-26 17:10:07

我谢谢大家的讨论。现在我说一下我的思路:
a.有关温度范围的设计输入和输出是否己有修改?如有修改,修改的理由是什么?是否经过评审?(必要时)是否经过验证和确认?
b.说明书发布时其适宜性和充分性是否经过批准?为什么使用环境条件与设计输出不一致?是出于安全的需要,还是说明书编写有误?
c.进一步调查产品的实际使用是否需在露天和阳光直接曝晒下工作?如需要,则此产品能否胜任?用户对说明书上所述的限制是否有意见?
d.设计部门内部沟通是否存在问题?

happywxh 发表于 11-7 19:58:08

楼主对温度不一致的审核思路已很清楚了.

JIUNJIUN1979 发表于 11-13 11:31:21

设计输入的温度范围如不是产品的相关法规要求的话,设计内控要求覆盖使用说明书要求,无可非议

yal2009 发表于 11-15 08:45:58

设计输入的温度范围如不是产品的相关法规要求的话,设计内控要求覆盖使用说明书要求,无可非议

我也认为应该可以,内控要求高于产品真正使用时的要求,正确

ruoyelove 发表于 12-30 10:47:28

学习了,以后希望能有更多的实例。

jcf123 发表于 2-6 07:00:01

编的,以后希望能有更多的实例。

alicefeixiang 发表于 4-11 15:02:01

这样的案例很不错,学习

雪域青松 发表于 4-11 16:55:30

这是以前复习题见过的判标题。

ZZX4821334 发表于 4-11 18:00:50

很好的交流,顶一个

rml 发表于 2-18 11:10:30

fanbaihang 发表于 2-18 11:52:44

第二例子,“并应在室内、有良好通风的环境中使用,不能直接曝晒于阳光下”。——这个要求在设计及制造中有没有考虑进去?

牛角尖 发表于 2-18 12:06:16

本帖最后由 牛角尖 于 2020-2-19 09:17 编辑

wxsunhao 发表于 2010-10-26 05:43
楼主说的有道理,我觉得设计说明书比输出的范围窄应该承认,说明有设计冗余存在,对顾客没有什么不好的。
-10℃至+60℃之间   是否就是设计结果的达到的能力。0℃至40℃是8.3.5“d)规定产品和服务特性”,通常说的额定的特性。应该了解一下评审时是否考虑到了额定性能、功能时考虑了保险系数没有。由此是否会引起的不满足输入的后果。了解是否对输入要求进行了修改。

oublier 发表于 2-18 16:29:47

本帖最后由 oublier 于 2020-2-18 16:37 编辑

看题目表述的信息,我们也不能马上认为受审核企业的ISO9001的某个条款不符合要求吧?还得确认一下。
1. 副厂长下令购买不合格钢材:也许副厂长有这个授权?原材料紧张时或其他特殊的理由,内部讨论后由副厂长签字下令采购了这批原料。
2. 结果这批产品不合格:发现产品不合格后,如何处理的?是卖给了要求不高的客户(对这些客户来说是合格的),或者和本来的客户协商处理的,还是直接报废了?返工了? 如果企业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置是规范的,并没有给客户带来对其产品质量可靠性的不信任,那也就是符合标准要求的。

那么,审核员的审核过程,也可根据以上两点去确认。

fanbaihang 发表于 2-18 17:11:07

本帖最后由 fanbaihang 于 2020-2-18 17:12 编辑

第一题:“生产副厂长曾下令在生产中采用一批不合格的钢材,结果导致一批产品不合格”。这是因果关系了。
既然是“下令”,估计是他是有权这样决定使用不合格钢材。可能1、认为这样做不会导致产品不合格;2、任务急逼得试试看,冒风险。责任肯定由副厂长承担,与下面人无关。
审核时直接判:该企业对不合钢材的处置不当,造成一批产品不合格。   原因及纠正措施由该副厂长回答。
审核时,顾及一下这位“生产副厂长”的面子,也许这就是审核技巧。:lol

fanbaihang 发表于 2-18 17:18:23

“发现产品不合格后,如何处理的?”这不是这道题目的内容。现场可以问问而已。

牛角尖 发表于 2-21 14:04:09

这题是 不合格输出处理不当造成了严重后果
审核先了解该副厂长是否有让步接收的权利,如果没有这个权利处理,判8.7.1d)“d)获得让步接收的授权”。如果有权处理,要看是否分析了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了纠正措施。如果该项工作做了。就没有不合格。如果没做判10.2“b)通过下列活动,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者在其他场合发生:”

rml 发表于 2-21 14:28:19

rml 发表于 2-21 14:38:22

rml 发表于 2-21 14:49:26

牛角尖 发表于 2-21 15:18:30

rml 发表于 2020-2-21 14:49
要抓住”结果导致一批产品不合格“,就不会再去考虑授权的问题了。显然,这个结果也不是授权秘预期的。直 ...

针对这个事故,如果老板都开会处理了,都自己承认了。 都采取纠正措施了。那还开什么不合格。

rml 发表于 2-21 15:45:1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现场审核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