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现在一阶段和二阶段的区别有那些?谢谢。
第一阶段审核的范围及其程度:
1)确定受审核方已按约定标准建立并运作了一个管理体系,并依此确认受审核方对审核的准备程度。通常在第一阶段现场审核前,应评审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文件。
2)为认证机构第二阶段审核的顺利实施作充分的准备工作,如:a) 为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b) 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配置资源(包括审核组能力和审核员时间)的充分性。
第一阶段审核至少覆盖以下方面:
1)审核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文件所描述的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
2)评价受审核方的运作场所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与受审核方的人员进行讨论,以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
3)审查受审核方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对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的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
4)收集关于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如受审核方运作中的质量、环境、法律因素,相关的风险等);
5)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
6)结合可能的重要因素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和现场运作,为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
7)评价受审核方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受审核方已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审核应在受审核方的现场进行,并至少覆盖以下方面:
1)与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所有要求的符合情况及证据;
2)根据关键绩效目标和指标(与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期望一致),对绩效进行监视、测量、报告和评审的情况;
3)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和绩效中与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有关的方面;
4)受审核方过程的运作控制以及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5)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6)针对受审核方方针的管理职责;
7)规范性要求、方针、绩效目标和指标(与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期望一致)、适用的法律要求、职责、人员能力、运作、程序、绩效数据和内部审核发现及结论之间的联。
是否分两个阶段进行审核主要看3个方面:
1 被审核方的规模小,危险源明确,且风险不大
2 审核组长对该企业的上述方面已充分了解,认为已具备2阶审核的条件
3 审核组有资源保证,在被审核方的配合下,只通过一次审核就可以完成任务。
页:
1
[2]